刚到秋收时节,黄澄澄的稻浪一眼望不到边。10月10日,沈阳市康平县北四家子乡并未看到往年大批农民抢收的场景,民工“返乡潮”也没有出现。这是咋回事?当地农民解释说:“现在不用从外地赶回来收地了,给合作社、机械户打个电话、发封邮件,雇个大型收割机,一亩地费用不足百元,再用机器脱粒,能节省近三分之一的粮食损耗,收割成本少了,挣得多了。”
“以前秋天收玉米,一个青壮劳动力两天才能收获一亩。为了赶农时,往往是将玉米秸秆铺在地上,累了倒头就睡,醒了再干,吃住全在地里。即便这样,整个秋收还要持续三四十天。现在,你看看收一亩水稻需要多长时间?”顺着六家子村农民杨兰喜指的方向看去,一台水稻收割机正在作业,不足40分钟,一大片水稻收获完毕。目前沈阳市水稻机械化收割已达到80%以上,仅此一项减少损耗,就为全市农民增加亿元以上的收入。
一位农民在北京打工,专门给家里打来电话,让家人找农机户帮忙收割6亩水稻。他算了笔账:现在每天工资收入150元,如请假回来割稻,来回十多天,往返车费加上工资损失得两千元以上,而按机收价格1亩田85元算,6亩田收割、脱粒才花五六百元,实在划算。
据初步统计,今年秋收期间,康平县务工农民返乡比例不足10%,机械化收割方式让近2万户农民享受到“遥控”代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