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辽宁省农业机械化信息网!
   
  信息搜索:
您所在的位置:农机网 >> 农机论坛 >> 正文
浅谈提高阜新市农机培训工作质量的措施
作者:李云山    发布时间:2012-09-11 【字体:

       农机技术培训,是农机新产品、新技术得以推广与普及的重要前提条件,是农机产品适用于农业生产实践,把已有的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手段。同时,加强农机技术培训工作,也是农机技术不断得到完善与提高的重要途径。

       加强和深化阜新市农机技术培训工作,是促进阜新市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措施。应当结合我市农机推广项目及新技术、新机具进行配套培训。在培训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手段,让农民一看就懂。针对实际情况深入调查了解,使农机技术培训同农民所需,及当前市场需求相结合。

        一、阜新市农机化培训现状

       阜新市农机教育培训工作在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在国家、省农机部门的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及省有关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培训工作的精神,把农机化人才开发培训作为重要内容,按照“因需施教、灵活机动、形式多样、注重实效”的原则,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和农机化发展人才需求,拓展思路,转变作风,强化措施,大力开展了以农机驾驶操作及维修保养人员岗位技能培训和农机化适用新机具、新技术培训为主要内容的农机教育培训工作,突出知识、能力、素质三个方面,取得了较好效果,促进了全市农机化发展和农村劳动力转移。

        二、农机化技术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

         1、经费投入严重不足。政府在农机教育培训工作中经费投入严重不足,直接影响了培训工作的正常开展。全市共有三所农机培训学校,属于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从目前情况看事业经费严重不足;办公、教学经费的短缺造成培训工作乏力,缺少先进实用的电教设备和实物教具、教练机具,没有试验示范场地,就理论讲理论,空洞说教,学员来学校的收获“只有一纸文书”,成为制约农机教育培训工作开展的瓶颈问题。

         2、教学投入低,师资力量不足

        近年来,由于财政对农机培训资金的投入较少,导致培训环境陈旧、设备老化、占地面积减少;同时,培训教师的人员结构不合理,师资短缺现象也时有发生,缺乏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争力和发展后劲;现有培训教师掌握的知识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知识老化严重,对于新知识不能及时更新,无法掌握新知识,跟不上农机的技术更新,满足不了教学需求,严重影响了培训质量的提高。

        综上所述,这些现实问题的存在,已经严重影响了农机教育培训工作的正常开展,阻碍农机化教育培训工作事业的发展,制约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当前,解决农机教育培训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已经刻不容缓。

         三、提高农机培训质量的措施

        鉴于以上问题,我市各级农机培训部门必须转变思想,树立主动适应市场发展的新观念,在市场经济中寻求发展。

        1、协同配合,共同发展。在独立开展工作的同时,要加强与监理部门合作,搞好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加强与科技推广部门协作,搞好新机具操作手的培训;加强与管理部门协作,借助项目实施,搞好岗位培训和业务培训。

        2、加大农机教育宣传力度。加大农机教育宣传力度,使其深入广大农民的心中,不断培养出各类农业操作、使用及维修的管理人才,以具体事例向各级政府及社会宣传,以点带面,争取得到上级部门对农机培训学校的资金支持,加强设施投入,同时支持农机培训机构采取联合办学、合作办学等多种形式,促进办学上规模、上水平,从而建立农机培训良性发展保障机制。

         3、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首先农机教师必须是专业教师,具有大专以上学历,掌握一定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能理论联系实际,熟练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其次,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处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刻苦钻研业务,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水平与业务工作能力,改进教学方法,完成培训任务;再次,要善于接受新技术、新知识。随着农机现代化的发展和结构调整,对农机技术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农机教师要不断更新知识,提高自身业务水平,以适应教学工作需要,改善教学效果。

         4、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强化服务意识。改变以往单一的培训模式,对各种农业机械使用人员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面向社会开门办学,拓宽培训领域,要把是否符合市场经济的需求作为今后开展农机培训工作的重要依据。要拓宽对农机培训功能的认识,强化服务意识,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行业生产服务,为满足人民群众的致富需要服务。

        四、农机技术推广与培训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1、农机培训要注意与科研相结合

        农机技术推广培训工作应以科研推广项目为载体,开展技术服务。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坚持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和因条件制宜相结合,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相结合,推广的技术也必须具备先进适用、安全可靠和节能环保的要求。农机推广培训部门要与农机生产企业、农机经销企业、农机大户及农机专业服务组织相沟通,把农机技术推广培训与农业产业化、产业农机化的科学发展融为一体,搞好产、学、研、推大联合,整合科技资源,抓好自主创新,使农机科研开发更贴近生产实际和农民需求。

         2、农机培训要与示范基地建设中的农机大户相配合

         示范基地是农机技术推广培训工作的主要阵地,要不断巩固、完善和发展,农机大户在现实生产中的示范样板作用也不可忽视。要在抓好示范基地建设的同时,积极培育发展农机大户,加强对农机大户的技能培训及信息服务。利用其懂经营、会管理、影响力大的特点,使其在农机科技推广培训中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农机推广培训部门还要采取有力措施加大对农机化新型服务组织的扶持,促进各类新型农机经营服务组织快速发展,进一步强化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农机大户在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作用,加快农机服务产业化进程。

提交人:阜新市农机局 王君       责任编辑:辽宁省农机化信息网 赵伟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各地农机局: 沈阳  大连  鞍山  抚顺  本溪  丹东  锦州 营口  阜新  辽阳  铁岭  朝阳  盘锦  葫芦岛     
返回首页 | 政策法规 | 管理机构 | 质量监管 | 安全监理 | 农机补贴 | 农机推广 | 农机科技 | 经验交流 | 农机论坛
Copyright © 2009 LIAONINGSHENG NONGYEJIXIEHUA XINXIWANG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辽宁省农业机械化信息网
地址:沈阳市黄河北大街88-12号 联系电话:024-86518596 、86518601 E-Mail: lnnj@lnnj.gov.cn 辽icp备11011116号
沈安网备21011402000090号  技术支持:沈阳同创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您是第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