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足走在窄窄的田埂上,是很多人难忘或憧憬的乡间生活体验。如今,在江西省的吉泰盆地、赣抚平原、鄱湖之滨,昔日纵横交错的小田埂正在大田里加速消失。
在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上高县,汇农种植业合作社负责人刘功绍告诉记者,这里农民种田基本上不用自己动手,而是由合作社统一提供购种、浸种、育秧、机插、机耕、机防、收割等服务,实行专业化、机械化生产。
汇农种植业合作社是上高县规模较大的一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入社社员2719户,带动农户4500多户。指着一条淹没在田间的凸形小土埂,刘功绍说,小田埂原有功能是界定一家一户的农田经营权属、提供田间交通便利的。这些年,为便于机械化连片耕作,越来越多的小田埂被推平,但以农户为单位的生产经营基础并没有改变。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我国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各地分田到户时在大田中围起了一条条小田埂。江西省社科院农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尹小健说,小田埂划清了农户对田地的责权,调动了农民积极性、解放了农业生产力,为开启从农村到城市的体制改革大幕发挥了重大作用。
30多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不断深入,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定居;市场经济发展对农产品质与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以机械化、专业化等为特征的现代农业成为各地不断探索的方向。尤其是新世纪以来,在坚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各地农村不断完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探索农业现代化道路。
在青壮劳力大批外出、农业劳动力减少的江西,一些粮食主产区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推行“公司+合作社+农户”等合作模式、加快土地流转发展规模化生产经营,农业专业化运营、机械化耕作、社会化服务的进程加速,农业从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的步伐加快。
江西省农业部门介绍,自2007年以来,这个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从无到有,迅速壮大。到去年底,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已达14900家,有社员15万户,带动全省六分之一以上农户;百亩以上种粮大户从2009年的6969户发展到9319户,成为粮食生产的重要主体。
在农业机械化方面,江西大力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至今共发放补贴19亿多元,补贴各类机具120万台(套),受益农户92万户,全省机耕、机插、机收水平分别达到83%、13%、66%,水稻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提高到56.9%。
小小田埂,在30多年前农村改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是我国农业向更高层次跨越的一个台阶。和它当年的大量出现一样,如今它的加速消失,也从一个侧面体现了我国农业和市场经济发展的脉络。
(信息来源:
12-08-23 中国证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