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5%以上,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0%;加大适用农机具购置补贴力度,逐步扩大补贴范围,加快调整和完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这是8月6日国家发改委印发的《全国农村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的内容。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成为支撑我国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
《规划》指出,当前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出现新变化,农业生产进入高成本阶段。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城乡之间生产要素流动规模迅速扩大,尽管近年来国家大幅度增加了“三农”投入,但生产要素从农村流向城市远大于从城市流向农村,农村土地、资金等生产要素的流转快于农村人口非农化。经过多年大规模转移,农村劳动力总量过剩的局面虽未改变,但结构性矛盾已非常明显,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短缺、农忙季节性短缺、区域性短缺问题开始显现,农民工总量供大于求和局部地区“民工荒”并存。
《规划》明确,我国将从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改善农业设施装备条件、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等五方面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这五方面内容都与农机化息息相关,离开农机化,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将成为空谈。“十二五”期间,我国将改进耕作方式,推行水稻大棚和工厂化育秧、土壤深松深翻、免耕播种、测土配方施肥等高产栽培技术和模式,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专业化和标准化。采用地膜覆盖、集雨补灌、保护性耕作等技术,积极发展旱作农业,加快建设旱作农业示范基地。大力发展科技农业、设施农业、生态农业、精品农业和观光农业。加强农业节本降耗、节水灌溉、农机装备、新型肥料、疫病防控、加工贮运、循环农业、海洋农业、农村民生等领域的技术创新、集成与应用。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规划》在“改善农业设施装备条件”这项内容中,将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单独成段予以强调,充分体现出农业机械化在发展现代农业中的重要作用。
《规划》强调,将支持农机工业技术改造,加强农机关键零部件和重点产品研发,提高产品适用性、便捷性、安全性。着力解决水稻机插和玉米、油菜、甘蔗、棉花机收等突出难题,加快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大力推进棉油糖等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协调推进养殖业、林果业、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畜牧水产养殖等机械装备。积极推广土地深松、精量播种、化肥深施、保护性耕作和农作物秸秆粉碎还田等农业机械化技术。促进农机农艺融合,推广适合机械化作业的种植模式。支持农用工业发展,提高化肥、农药、农膜等农资生产水平。
《规划》还明确,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工程是“十二五”现代农业重点工程。我国将加快实施《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加强800个产粮大县田间工程及农技农机服务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