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辽宁省农业机械化信息网!
   
  信息搜索:
您所在的位置:农机网 >> 实用技术 >> 正文
稻田机械秋整地作业技术要点
作者:    发布时间:2012-08-13 【字体:
 

    稻田秋整地是水稻种植全程机械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水稻生产的高产、优质、高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秋整地的具体作用

  稻田土壤耕作的目的是通过耕作改变土壤的理化性状,使之适于水稻生育;同时施放土壤中产生的还原性有毒物质;经过耕作,促使稻田含有的盐碱和酸性物质脱盐碱或转变土壤的生物化学性质,从而保证水稻稳产优质高产的土壤环境。

  通过水田秋整地能够冻晒耕垡,风干耕土,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加速土壤养分的分解,切断土壤毛细管控制返盐、翻压杂草和防治病虫害,而且还能够争抢农时,为下一年早育苗、早灌田、早插秧创造有利条件。

  二、秋整地的作业时间

  为了延长晒垡时间,秋整地时间应尽量提早。当土壤耕层的含水量下降到25%左右,耕垡不起泥条时即可开始作业。

  为了提早进行秋整地,在水稻收割前要彻底疏通各级排水渠道降低地下水位,增强土壤渗透性,加速减少土壤含水量,并要及时腾地、晾地,为及时秋整地创造条件,做到早干早耕,提高耕地质量,加快耕地速度,力争在大地封冻前全部耕完。

  三、秋整地的技术要求

  (一)建立轮耕制。稻田耕作采取翻地、旋耕和深松相结合的耕作体制。地势低洼、排水条件差的沼泽土、草甸土,可采取深翻两年,旋耙耕两年;地势高燥、排水条件好的,采取深翻1年,旋耙耕两年的轮耕制度。

  (二)秋整地深度。垦区多年种水田一般整地深度标准为深翻20~22厘米,旋耙耕14~16厘米,深松20~25厘米。稻田秋整地深度一般要因地制宜,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制定。

  1、对排水良好、肥力较高的老稻田,一般耕深18~22厘米为宜,此深度可保证秸秆残茬有效掩埋,加大耕作层,为水稻高产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另一方面一般高产水稻的根系主要分布在0~18厘米的土层内,约占总根量的90%以上,耕深18~22厘米完全能够满足高产水稻根系发育要求。

  2、对沙碱地、旱改水地和排水不良的低湿田,要适当浅耕,一般12~15厘米为宜。因为沙碱地和旱改水地土壤细碎松散,如耕得过深,不容易风干熟化,也容易造成漏水漏肥。低湿田由于土壤长期处于还原状态,土壤养分不易分解释放,而且容易窝盐窝碱,适当浅耕能够把表土风干晒透,以利于通气供氧、释放地力和洗净盐碱。

  3、对重盐碱地和新开荒地,必须浅耕,一般耕深10~12厘米为宜。因浅耕能使表层土壤风干晒透,有利于脱净盐碱,创造出10厘米左右的土壤淡化层,保证插秧后正常缓秧,然后通过加强灌溉管理,不断淡化土层,能保证中后期水稻生长发育,如果耕得过深,耕层盐碱淋洗不净,插秧后很难保苗成活。

  (三)秋整地标准。

  1、根据不同土质严格控制耕翻深度,不得过深或过浅。以建三江地区为例,一般黑土层较厚,下面是白浆土,要求作业深度在22厘米,保证水稻吸收充足的养分,才能获得高产。

  2、同一块田内耕深要深浅一致,不出墒沟,不起高垄,耕后田面平整。

  3、耕垡要扣垡严密,紧密衔接,翻垡、扣垡良好。

  4、要到头到边、不重不漏、不留生格、不甩边甩角。

  5、盐碱地耕后不耙,防止闷盐闷碱;不是盐碱地耕后也可旋耕一遍,为第二年节水灌溉和及早水整地创造条件。

  6、秋翻地要与条田规划结合,池埂取直,灌排方向与条田方向平行,为下年更好地机械插秧与机械割晒奠定基础。

  四、秋整地的耕作方法

  稻田适耕土壤含水率为18%~28%,土质较黏重的稻田土壤含水率则宜低些。

  (一)闭垄法(内翻法):单区内翻的行走路线,机组从耕区中线左边进入开墒(即耕第一犁),按顺时针方向围绕中心线向内翻垄,机组只作右转弯,最后在地边收墒(即耕最后一犁)。

  (二)开垄法(外翻法):采用单区外翻的行走路线,其行走路线正好跟内翻法相反,机组从耕区右边进入开墒,按逆时针方向从外向内翻垡,机组只作左转弯,最后在耕区中间收墒。

  (三)小区套耕法:在耕区内划分 4 个宽度相等的小区,小区宽度不应小于机组转弯半径的二倍。机组由第一区的右侧进入,用闭垄法开墒,先耕一、三两区,再以闭垄法套耕二、四两区。耕后中间留有一垄,外边界留有两条浅沟。

  如在耕区宽度许可的情况下,尽量采取小区套耕法(内、外翻结合起来耕),或相邻地块结合起来实行双区套耕法,这样既可减少沟垄,又可避免小转弯,减少空行时间和空行距离。

  五、秋整地的机具准备

  1、运用70马力以上的水田轮式拖拉机作业,保证动力充足,保障作业深度及质量达标。机型可选704804904等拖拉机。要换用高花胎,并封闭机车位置较低的加油口等。

  2、配套5~7铧水田犁,单幅宽要大于或等于25厘米,保证扣垡严密。

提交人:辽阳市农机局 曹鹤       责任编辑: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各地农机局: 沈阳  大连  鞍山  抚顺  本溪  丹东  锦州 营口  阜新  辽阳  铁岭  朝阳  盘锦  葫芦岛     
返回首页 | 政策法规 | 管理机构 | 质量监管 | 安全监理 | 农机补贴 | 农机推广 | 农机科技 | 经验交流 | 农机论坛
Copyright © 2009 LIAONINGSHENG NONGYEJIXIEHUA XINXIWANG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辽宁省农业机械化信息网
地址:沈阳市黄河北大街88-12号 联系电话:024-86518596 、86518601 E-Mail: lnnj@lnnj.gov.cn 辽icp备11011116号
沈安网备21011402000090号  技术支持:沈阳同创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您是第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