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河西走廊一带是全国最大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其中部的张掖市甘州区2010年被确定为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区以来,大力发展旱作节水农业,打造优质制种、畜牧、果蔬三大基地,成效明显。
甘州区副区长袁斌才说,2011年,甘州区投资5.78亿元,建成烘干线25条,大大提升种子加工生产能力,辐射带动周边县发展玉米制种面积20万亩,带动万户增收致富。
甘州区的生动变化是我国加快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一个缩影。
为加快现代农业发展,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同年8月,农业部确定第一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开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新一轮实践。
示范区在建设过程中,不是圈几百亩地,引进几个企业或者科研院所,而是整市县推进,在一定区域范围内,聚焦优势产业,实现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
在黑龙江,示范区突出发挥大规模、大农机、大水利、大科技、大协作的优势,建设现代化大农业。2010年以来,五常市投入10亿元进行农田水利基础、标准化育秧大棚、土地整理项目等建设;垦区大力建设灌溉渠系,农业抵御自然风险能力显著增强。
成都示范区深化农业农村综合改革,通过示范工程和基地建设,2011年水稻亩产创历史新高;全市耕地流转面积占耕地总面积41.9%;年存栏500头以上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比重近70%;农业机械化水平达63%。
新疆呼图壁县重点发展规模养殖、设施农业、现代物流等产业。全县建成千头牛场12个、万头猪场5个、百万羽家禽养殖场15个;订单农业面积占全县播种面积90%;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11500元。
……
从乌苏里江江岸到天山山脉,各地区资源禀赋和发展水平差异巨大,但各示范区在主导产业生产能力、基础设施、生产经营水平、科技支撑能力、农民人均纯收入等方面均走在全国前列。
统计显示,示范区建设第一年,52个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总产值达3700多亿元,同比增长18%以上,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粮食总产量同比增长18.5%;蔬菜、畜牧、水产产业分别增长24%、7.8%和4.4%。2011年,首批示范区农机化水平达70%;农民人均纯收入超出全国平均水平2900元。
“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一个基本考虑是从我国实际国情出发,结合各地特点,梯度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先在若干点上寻求突破,进而带动面上现代农业发展。”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指出,这是一项创新性举措,其目的之一是发挥示范区先行先试作用,为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探索道路、树立样板;二是为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打造抓手,以示范区为载体和平台,积聚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形成发展现代农业强大合力。
“通过建设,力争大部分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在‘十二五’期间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通过它们引领在全国形成各展所长、你追我赶的现代农业建设生动局面。”韩长赋说。
2012年,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步伐加快。中央一号文件明确加快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随后,国务院印发《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把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作为“十二五”现代农业发展八项任务之一进行部署。农业部认定第二批101个示范区,现代农业整县制推进势头强劲。
与此同时,有关部门加大了支持力度。国家发展改革委安排专项资金支持,财政部把示范区作为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支持重点。国家开发银行和农业部签署协议,“十二五”期间,对现代农业信贷规模将达2000亿元,重点支持现代粮食产业、现代园艺产业、现代种业、现代畜牧业、现代渔业、现代农产品初加工、现代农产品流通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国际合作等10个领域。
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创建,对于推动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效应正逐步显现:
黑龙江、河南、山东、四川、河北、吉林、安徽、湖南、湖北等粮食主产省把高标准粮田建设、大力推进机械化作为突破口,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屡上新台阶;
江苏、浙江、辽宁、福建、广东、海南等沿海省份将发展设施农业作为重要任务,高效农业、精品农业等现代农业新形态发展势头迅猛;
甘肃、宁夏、新疆、青海、山西、内蒙古等省区结合本地实际,大力发展节水、节肥、节地的节约型农业,走出一条现代农业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并行不悖的发展道路;
北京、上海、天津、宁波、大连等城市以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为重点,高科技农业、会展农业、休闲农业渐成燎原之势;
重庆、云南、贵州、西藏等西南省区市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高原蔬菜、花卉、茶叶、中药材等独具地方特色农业产业不断壮大。
放眼茫茫神州,从南国水乡到北疆牧场,从东部沿海到西域高原,随着示范区建设不断深入,一幅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壮丽画卷正在希望的田野上展开……
(信息来源:
12-07-19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