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我们全力实施“兴机惠农”战略,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农机专业合作社从上年的14家发展到82家;总资产从1596万元提升到7800万元;总收入从800万元增加到3500万元;土地流转规模化经营从5万亩扩大到30万亩。一年来,农机合作社的快速发展,其规模和效益所显示出的优越性,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农民走上联体合作经营之路,促进了全市农机合作社建设可持续发展。
一、统一思想,创新思维,积极培育农机专业合作社
2009年初,市农机局针对农机合作社是任其自然发展还是加强建设的问题,深入调查研究,达成三点共识:一是农业机械化的载体是农机合作社,合作社是需要加强建设推动发展的;二是国家出台的购机补贴政策为加强农机合作社建设带来机遇;三是建设农机合作社。从鼓励农民购机开始,从积极培育合作社入手。在培育农机专业合作社上,我们主要做了三项工作:
1、鼓励购机。鼓励农民购机是培育农机合作社的基础。我们积极争取国家和省补贴资金以及市级累加补贴,激发农民购机热情。2009年,争取农机补贴资金6050万元,是上年的3.9倍,比前5年的总和还多1000万元,拉动农民投入1.37亿元,5000多户农民受益。
在补贴方式上,我们实行现场直补。借助在义县举办的2009年春季中国北方第十三届农展会和秋季举办的锦州市首届农机展销会之机,使用国家和省补贴资金对补贴机具进行现场直补,在国家补贴30%的基础上,实行市级累加补贴10%,农民交齐补贴后的购机款后,当场提机。为了强化农机合作社建设,对农机合作社购机优先补贴。
在农机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我们实行优惠政策向农机合作社倾斜,实行购机优先贷款、用油优先运送和监理机构登门服务,吸引农机户组建合作社和加入农机合作社。
2、典型引路。典型引路对于鼓励农机户结体联营具有重要意义。我们通过网络、报纸、电视和电台等媒体宣传,通过水稻育插秧、机械收获和保护性耕作现场会进行宣传,让广大农民充分认识到加入和发展农机合作社的优越性。2006年,北镇市由两个农民带动、44户农民参加,组建了北镇双丰水稻全程机械化作业合作社,他们实行“五包、两定、一分散”统种分管经营模式,实施旱田冷棚软盘育秧机械化技术,为社员提供水稻全程生产机械化作业服务。2009年,实现水稻机械化育插秧1.5万亩,亩均产650公斤,增产100公斤,增加收入360万元。同时,引进跨区作业,实现机械收获13万亩,为农民节本增效500多万元,合作社实现收入100多万元。原副省长胡晓华曾对此批示“北镇两农民创水稻旱田冷棚软盘育秧机械化技术,东北普及该技术可年增稻谷27亿公斤,应予加大推广”。我们大力扶持和树立这个农机合作社典型,在全市推广的其先进经验,促进全市农机合作社建设。
3、分类培育。我们将农机专业合作社分3类进行培育。一是
提交人:辽宁农机化信息网 叶秋楠 责任编辑:辽宁农机化信息网 叶秋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