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农村劳动力结构和农民劳动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农民对农业机械化的认识越来越高,农业生产对农业机械的依赖越来越明显。在我国农机化发展进入关键时期,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大幅提高的背景下,加强农机农艺融合已成为农业推广的主要趋势。
自建国以来,农机与农艺主管部门就分而治之,是两个部门,不能说老死不相往来,但也是风马牛不相及,这种体制严重制约农业发展,更不适合现代农业建设。我们在义县张家堡乡兴隆台村农机农艺相融合工作调研时就曾遇到一个实际问题。
锦州义县张家堡乡兴隆台村地处义县东部,属半丘陵地区,有土地3349亩,其中机耕地3000亩。玉米种植面积1800亩,其中机播种500亩;半机械化播种1400亩。由于地理环境和传统的耕作方式,玉米行距45厘米。当我们查遍了110个玉米收获机生产厂家的320多种型号机械,竟没有一台可以适合本村机收的玉米收割机。查其原因有二条,一是当地农民用四轮拖拉机播种时,行距调整的是45厘米,并没有考虑机收问题;二是部分半机械化播种靠人工操作,忽宽忽窄,点种忽远忽近,完全不能机械收获。这二种原因不适合机械化作业,完全没有顾及到机械作业的通用性。这就使我们联想到在美国,玉米的种植行距基本上是76厘米,其玉米播种机和收获机的行距设定也是76厘米而欧洲作物多是25厘米的倍数,一般作物是25厘米,高粱是50厘米,玉米和棉花为75厘米,使机械的通用性得以充分的发挥。若解决兴隆台村玉米收获的问题,首先要注重农机农艺的结合,注重当地的栽培特点,使播种的行距和玉米收割机的行距相一致。
农机农艺正当时。农机农艺都是为农民服务,由此想到的是:
一、必须充分认识农机农艺和农民相结合的意义
国内外事实证明,没有农机农艺的结合就不可能实现农业现代化。为保证“十二五”粮食有效供给,农业部提出2015年总产量增加200亿斤以上的发展目标。我国粮食耕、种、收和田间管理环节的稳产高产措施对机械化依赖程度越来越大,农机农艺融合的需求日益迫切。农业栽培技术和与农业生产工具互相制约、互相矛盾、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特征,要求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必须实现农机农艺相结合。而就我国国情来看,由于中国目前的土地政策限制,有必要实现农机农艺和农民三者的有机结合。
二、农机农艺和农民相结合的主要方法
1、推广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将一种作物全程机械化打包推广。如:马铃薯种植无机械化,收获机械化实现了,在马铃薯生产过程中,就要以种植环节为准来确定或安排农业劳动力,影响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减少农民增收,直接影响国家城市化进程,将农业机械化省工、省时的效果最小化,所以在推广过程中应以薄弱环节机械化为主,项目、资金向关键作物瓶颈环节倾斜。
2、推广作物全程机械化,在实现全程机械化后,应在一个乡或几个乡集中连片,统一种植模式,进行大面积推广,形成局部地区优势,以龙头企业为依托,创名优品牌为目的,实现农民利益最大化。
3、成立农机、农艺、农民相结合项目办公室。组织农机、农艺专家和经验丰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组成项目实施小组。组织农机农艺包括水产、林业、农业、牧业、水利专家成立课题组,对农机农艺相结合项目进行专题研究,同时进行试验示范,制定作业标准、实施规范。建立农机农艺相结合的长效机制,同时研究制订适合本地发展的机械化技术路线。
4、在同一个地块种植作物,不同的农民在选择播种时间,种子成熟期和品种不同,喷施农药和施肥种类数量不同,造成作物成熟期不一样,给田间管理和机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