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夏”时节,记者在安徽省芜湖市等地采访时了解到,与水稻、小麦相比,当地的油菜种植面积正逐年减少。“由于传统种植方式费时费力且收益不高,农民都不太愿意种油菜”,安徽省繁昌县农机推广站站长彭启明说。
传统种收油菜太费神
荻港镇渡江村村民胡梅劲家有50亩油菜地,前些天刚刚收获了1万多斤菜籽。谈及油菜种植的艰辛,他忙不迭地向记者大吐“苦水”:当地种油菜均采用“移栽法”,按每亩移栽6000株计算,需要忙活好几天才能干完。“从育苗到移栽前后得有1个多月,太浪费时间了。”
传统种植模式不仅过程繁杂,收割起来也费时费力。同村的费世发为了收割15亩油菜,每天和妻子起早贪黑忙个不停。“一天割12个小时,还得花上好几天时间。”整个收获过程包括割、晒、脱粒(碾打)、分离、清选等,损失率在10%以上。“现在农忙150元/天都请不到人,只能自己来。”
“这么辛苦还赚不到钱,不想种了。”费世发对记者说,和他有一样想法的村民不在少数,大家都觉得种油菜“没盼头”。
直播机收省时又省力
村民一个个打起了“退堂鼓”,但当地种粮大户却在寻找“生机”。繁昌县峨山镇沈弄村花园水稻种植合作社今年试种了1000亩新品种油菜,社长彭宗文指着仓库里堆积如山的菜籽乐呵呵地说:“这些都是直播机收的,估算能有近50万的纯收益。 ”
“虽然每亩播种成本增加了3倍,但由于适宜机械收割,和人工种收成本相比要划算得多。”彭宗文告诉记者,直播种植一人一天可撒播10亩地,亩产在260斤-300斤。
“新品种油菜成熟后,收割机能一次完成全部收获作业环节。”平铺镇新牌村农机手王龙宇介绍,普通履带式收割机就能直接收割油菜,遇到密集高产油菜田时,可加装几千元的侧式割刀,届时机器下端的巨大刀片会将油菜从底部齐根切断,菜籽和秸杆随输送带进入机器后仓,经机器处理后可实现菜籽和秸杆的自动分离。此外,由于收割后产生的油菜秸秆易于降解,只需用大马力拖拉机配置反转灭茬机对其进行旋埋即可,无需再做特殊处理。
“这样种油菜太方便了,明年我还要扩大种植面积。”彭宗文表示,附近的种粮大户看到他今年试种尝到了甜头,也纷纷表示要在油菜机械化种植上多下些“功夫”。
油菜机收还需扶一把
记者采访中发现,目前安徽省多地油菜主产区面积正逐渐萎缩。据省种植业局统计显示,去年全省油菜种植面积为960.62万亩,今年减少了17万亩。虽然直播机收或能遏制油菜面积减少,但由于机收对于种子品质和收获时间要求较高,目前机收率仅为全省种植面积的10%,大范围推广机收仍然困难重重。
“油菜机械化收获必须菜籽到八成熟。”省农机局科教处处长程晓芬说,与传统方式相比,机收偏早往往导致脱不净和清选损失增大、籽粒清洁度不高等现象,同时还会因种子过嫩导致含油量减少;偏晚收获,容易裂果落粒,菜籽损失率增加。 甚至一天内不同时段收割都会对损失率有影响。
除了收获时间,机收损失率较高是制约油菜机收的关键。“目前收割机技术还不成熟,联合收割损失率在8%-10%。”程晓芬表示,要推广油菜机收,不仅要改进收获机械,还要从育种和农艺方面着手,走农机与农艺相结合的路子。只有这样,大范围推广油菜机械化才可能实现。
(信息来源:
12-06-19 安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