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育插秧机械化示范推广项目在辽阳县实施以来,县农机局在省、市农委关心指导下,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适用农机化新技术和新机具推广力度为手段,以实施农机购置补贴、农机化项目建设为重点,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奋斗目标,扎实开展农机化示范工程项目活动。通过广泛宣传、精心组织、密切配合、严格技术操作规程,圆满完成2012年水稻生产机械化示范区建设项目任务。
一、主要成效
1、扩大培训基地。以培训基地为依托,在黄泥洼镇南甸子村钰德顺水稻生产专业合作社,建设长100米,宽10米和高2.8米的机械育秧标准塑料冷棚4栋作为培训现场。并根据全县实际,在原有培训基地基础上新增3个培训基地,目前全县培训基地达到10个。以辽阳县惠民农机专业合作社为县中心培训基地,培训农机手和农技术骨干130人次,并带动了其他9个培训基地。培训基地二:柳壕镇高力村嘉城农机专业合作社培训农机手40人次;培训基地三:刘二堡镇前杜村亚新种植专业合作社培训农机手60人次;培训基地四:刘二堡陆家村致富农机专业合作社培训农机手30人次;培训基地五:黄泥洼镇南甸村钰德顺水稻生产专业合作社培训农机手40人次;培训基地六:黄泥洼镇锅坑村兴农水稻成产专业合作社培训农机手30人次;培训基地七:穆家镇六间村富有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培训农机手40人次;培训基地八:穆家镇黄青村鸿丰农机专业合作社培训农机手30人次,培训基地九:小北河镇蒲河村耕耘农机专业合作社培训农机手50人次;培训基地十:唐马寨镇刘坨村利民农机专业合作社培训农机手60人次;共培训510人次。
2、扩宽了培训领域。针对全县近几年农机数量增长快、从业人员增多,农机手操作技能差、作业率低的现象。县农机推广站、农机校、农业推广中心工程技术人员和教师深入到各培训基地,通过现场演示和讲解,指导农机手操作,使农机手掌握了水稻育秧机组和插秧机操作技术、维修技能和机械调试。达到了每台插秧机熟练能手2人,每个作业季每台插秧机作业面积800-1000亩。
3、完善培训机制,并对参加培训的农机手进行,水稻插秧机操作和使用、维修保养、机械调试,农机操作理论知识等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后颁发“农机手技能培训合格证书”和“农机专业操作证”,经考核共颁发合格证书500人,保证了农机手持证上岗,确保农业机械化生产的安全。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领导,明确目标责任。
1、成立了农机农艺融合项目领导小组。
2、制订科学的培训实施方案。
3、强化督导指导。
(二)加强宣传,开展全面培训。一是采取课堂授课和现场实地培训与指导相结合。以县水稻生产机械化项目负责人、农机、农艺技术骨干为对象,派专员到生产厂家或邀请厂家技术人员来当地开展师资培训,建立了一支既懂农机又熟悉农艺的技术推广骨干队伍。二是通过培训基地进行现场教学。由农机专业人员和农机骨干手把手实地操作,至到能独立操作为止。同时免费派送水稻机械化育秧、水稻机插秧等机械化技术,农机维修使用方面的教材和VCD教学光盘、《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等宣传教材3600余份。
(三)政策扶持,合理投入培训经费。通过宣传引导、服务培训和资金扶持等方式,发展了全县粮食生产机械化示范工程的10个培训基地。共投入印刷费、培训费、现场演示会会议费、基地建设补助费等15万元,做到了按计划投入,专款专用。
通过扎实有效的培训工作,使广大插秧机手和农民群众掌握了机插秧技术的要领,确保了示范推广工作全面成功。并逐步建立起本地的插秧机维修服务人员队伍,逐步引入市场机制,建立健全插秧机维修服务网络。彻底改变广大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弯腰曲背几千年”的历史,进一步提高粮食生产综合能力,使全县32万亩水稻生产机械化率达71.9%,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加快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进程、建设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了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