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10日,山西省农机局创新评委机制,开发电脑操作,组织评委对2010年非通用类农机补贴产品进行了竞争性择优选型,最终确定了14大类4000多个农机产品进入了补贴目录,并确定了每个产品的最高限价,为今年尽早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打下扎实基础。
在对非通用类农机补贴产品竞争性择优工作中,山西省农机局按照公开、公正、公平、透明的原则,在具体操作上进行了关键性的重大改革和创新。
一是建立评委专家库。由省直农机单位,市、县农机局推荐评委,山西省农机局从市场销售、科研开发、农机化生产、农机工业、农机化管理、农机户等方面分配比例,筛选专家评委,建起有51人组成的评委专家库;每次评选前从专家库抽出15人,组成不同大类评审团对产品进行择优选型。
二是开发实行了农机产品择优选型电子系统。针对产品选型、定价需要,专门开发了农机补贴产品择优选型应用系统,将网络号、产品号、生产企业名称、机具品目、产品名称、2009年竞价、2010年竞价、参考价(事先市场询价)、现场报价、资格审查(是否进入推广目录)等信息资料发至服务器,每位评委配置一台电脑,可及时查阅每一个生产企业的基本情况及产品性能、价格情况。在此基础上,评委听取生产厂家对产品的介绍,经过评委团讨论,各自在电子系统上填写表决意见(是否进入补贴目录、产品最高限价)。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决定是否进入补贴目录;在确定产品最高限价上,每个评委报出价格后,去掉最高价和最低价,平均价格则为该产品的最高限价。
三是实行评委主任轮值负责制。依据各自专业优势,山西省农机局6位领导分别担任各个场次的评委主任,严格按程序组织产品择优选型。四是实行全过程监督。在评委团与生产厂家“背靠背”对产品评审的同时,专门成立农机产品择优选型实施监督组,对评选程序进行全过程监督,并接受生产厂家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