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是辽阳地区主要农作物之一,种植面积超过全市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一,是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也是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种植水稻需要育苗、本田移栽两个步骤,插秧是水稻生产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水稻人工插秧无论是生产成本还是工作效率远不及机械化插秧。
近年来,随着国家强农惠农力度的不断加强,《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的颁布实施,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在我市部分乡镇开始推广应用。2011年,辽阳县在柳壕、刘二堡、唐马寨、穆家等地推广了这项技术,全县40万亩水田有26万亩实现机械化插秧。实践证明,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节本增效优势明显,是水稻种植机械化的发展方向。
辽阳县小屯镇平洲农场始建于2000年初,曾列入辽宁省辽阳县小屯镇太子河流域土地开发整理规划项目,现开发面积1300多亩,其中水田面积1000亩,是辽阳市有机稻米示范基地。近两年平洲农场引进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农场的关技术人员介绍,2010年,农场做了小面积试验,效果非常不错,2011年进行了大面积推广应用。关技术人员说,机械化插秧成本低、效率高,人工插秧每人每天可插1.5亩,一台8行机一天可插80亩,是人工插秧的60倍。机械化插秧的作业成本包括燃油费、折旧费、人工费等,合计插秧每亩需要140元;人工插秧每亩需要170元,每亩节约成本30元。同时,水稻机械插秧具有明显的增产优势和抗倒伏能力,由于采用标准化育秧,机械化插秧作业,秧苗群体质量易于调控且适宜性广,分蘖势强,有效穗多,根系发达,千粒重高,每亩可增产80到100斤左右。鉴于机械化插秧优点多,未来两年平洲农场1000亩稻田将全部实现机械化插秧。
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可有效争抢农时、节约生产成本、大幅度提高产量,改变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弯腰曲背几千年”的传统耕作方式,大大降低劳动强度,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与人工手插和抛秧相比,实施机械化育插秧每亩能够为农户节本增效百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