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辽宁省农业机械化信息网!
   
  信息搜索:
您所在的位置:农机网 >> 综合新闻 >> 正文
2012年我国农机行业发展态势调查分析
作者:    发布时间:2012-05-08 【字体:

我国农机产品种类约为3500种,仅占国际农机总数的二分之一。丘陵、经济作物等领域农机产品的空白点依然很多。

与此同时,国际知名农机跨国公司正加速抢滩中国,凭借新技术和高端产品优势垄断国内高端市场。

一面是品种有限,一面是巨头压制的处境着实尴尬。

那么应如何看待这一境遇?怎样增加农机产品的有效供给,满足农业生产需求?农机行业又该选择一条什么样的技术创新路线呢?

技术水平不亚于汽车

“现代农业靠科技,科技应用靠农机。”深耕深松、精量播种、精准栽培、均衡施肥、地膜覆盖、保护性耕作、统防统治等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离开农业机械光靠传统的人畜力根本无法实现。

农业部农机化司司长宗锦耀表示,在农业劳动力整体数量与素质双下降的今天,普通农户承担强体力劳动及接受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更加弱化,良种、良法的推广和使用,必然要以农业机械为载体,要与轻简化、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相匹配,否则难以有效推广实施。

然而,尽管农机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大的载体作用,但是农机产品给人留下的似乎是技术简易、形象不佳的印象,但宗锦耀对此并不认同。他表示,“别人认为农机产品‘傻大黑粗’,我不那么认为,我认为农机的科技含量比汽车还要高。”

在恶劣的农业生产环境中,农业机械要完成机械化作业、高质量的作业对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构建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发展要求的技术体系具有重要的作用。“只有依靠以农业机械为主要载体,生物、工程、信息、环境等多种技术集成化的农业科技进步,才能解决好怎样种好地的问题。”宗锦耀表示。

事实上,持上述观点的并非宗锦耀一人,国机集团副董事长、中国农机工业协会会长陈志表示,“国际上,农机制造水平和智能化程度也已经很高,比如国外拖拉机厂商生产的550马力以上的拖拉机,偌大的庞然大物,一个手柄,方向盘很小,操作非常自如,完全是智能化控制。所以说农机并非‘傻大黑粗’。”

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很多年前组织的一次科技会议上,他曾在会上和航空航天、汽车方面的代表争论过。“农机产品属于高科技产品,其技术水平不亚于汽车。”陈志说,“汽车的功能是比较单一,拉上人,能跑路就行,但农机产品结构复杂,比如拖拉机就有前后驱动。且农机大多在田间作业,其工作对象是有生命的,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

宗锦耀总结道,农业机械是现代农业的物质基础。农机化科技是农业科技的重要内容,是农业科技的物化和重要载体。农机化技术是一项综合性强、涵盖面广的复杂工程技术,不仅涉及农业装备科技进步,也与生物、工程、信息、环境技术等密切相关。

品种不足国外一半

农机在农业生产中的载体作用日益凸显,但我国农机行业发展却充满挑战。

当前,国际知名农机跨国公司在加速抢滩中国的同时,正凭借新技术和高端产品优势垄断国内高端市场,这些跨国巨头不断把原本的合资公司变成其独资公司,进一步压制国内企业和品牌,此外,加大农业应用投资成本,我国的高端产品大量依赖进口。

从全球范围看,国外农机产品种类已达7000多种,并基本实现了全面机械化;而我国农机产品的品种只有3500多种,仅实现了粮食耕种收环节的机械化,丘陵地区、经济作物中的很多领域的农机产品的空白点还很多。宗锦耀把这种情况概括为“日益增长的农业机械化需求与农机新技术新装备有效供给不足的矛盾”,并称之为我国农机化发展中的最主要的矛盾。

除了品种不足,我国农机产品在产品性能、技术水平、制造水平、产业组织等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都存在较大的差距。以拖拉机为例,“我国300马力拖拉机仅解决了‘有’和‘无’的问题,180马力的也才解决了批量生产的问题,而国外500马力拖拉机基本实现了批量生产。”中国农机院院长李树君慨叹。

在设计和制造环节,国外已经基本实现了数字化柔性制造。“即在一条混合组装线上,既可以组装拖拉机,又可以组装收割机、插秧机等。”李树君回想2011年9月在日本考察时的见闻说。

产业组织方面,国际农机巨头已经实现了集团化,从数字化设计到高端制造,形成专业化分工配套协作的全产业链;而国内农机行业存在共性技术缺失,转化机制弱化,企业创新投入严重不足,产业化组织程度低的问题。

谈及农机技术水平的差距,陈志特别强调基础工艺、基础材料、基础零件,他认为“三基”依然是制约我国农业装备水平提升最要害的地方。“我们模仿的产品,越来越像,但是在关键部件的研究上却进展缓慢,这是制约农机产品水平提升的问题所在。”

“比如很多玉米收割机企业规划了巨大的两行机的产能,但是在关键部件的研究上却着力不足,几乎没有人做基础性的东西。”陈志还建议,必须重视土壤植物机器系统应用基础研究,同时提升原始创新能力。


  (信息来源:12-05-03 中国行业研究网
提交人:辽宁省农机化信息网 赵伟       责任编辑:辽宁省农机化信息网 赵伟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 我国建立农机缺陷产品召回制度 (2009-09-27)
· 农机广应用方便耕种收 (2009-10-11)
· 国务院常务会:增加农机具购置补贴 扩大补贴机具种类 (2009-10-13)
· 今年我国农机工业产值有望超过2300亿元 (2009-11-03)
· 让农民买得起用得上———近年来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综述 (2009-11-03)

 

各地农机局: 沈阳  大连  鞍山  抚顺  本溪  丹东  锦州 营口  阜新  辽阳  铁岭  朝阳  盘锦  葫芦岛     
返回首页 | 政策法规 | 管理机构 | 质量监管 | 安全监理 | 农机补贴 | 农机推广 | 农机科技 | 经验交流 | 农机论坛
Copyright © 2009 LIAONINGSHENG NONGYEJIXIEHUA XINXIWANG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辽宁省农业机械化信息网
地址:沈阳市黄河北大街88-12号 联系电话:024-86518596 、86518601 E-Mail: lnnj@lnnj.gov.cn 辽icp备11011116号
沈安网备21011402000090号  技术支持:沈阳同创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您是第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