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的研究和实践证明,秸秆还田是增加土壤有机质最为有效的措施。从黑龙江垦区国营农场获得的资料表明,由于长期连续秸秆还田,有效地遏制了土壤有机质的继续下降,并有逐渐回升的趋势,使土壤供肥能力得到加强。并且,可以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使土壤耕性变好。由于土壤物理性质得到改善,土壤水、肥、气、热四性得以很好地协调,渗水能力增强,保墒性能增加,抗旱抗涝的能力都得到很大提高。群众总结为“秸秆还田后,土头松,保水强,铲趟得心应手”。
据调查,秸秆还田后第一季作物平均增产5%-10%,第二季后作物平均增产5%。据农业科研单位试验,在秸秆还田的地块上施用化肥,可较好地发挥化肥的肥效,可提高氮肥利用率15%-20%,磷肥利用率可提高30%左右。
1、作物根茬机械粉碎还田。农艺技术要求是:垄距65-75厘米,茬高小于20厘米;根茬粉碎长度小于10厘米,破碎合格率大于90%;根茬灭茬率大于99%;根茬混拌于土中的覆盖率大于75%;灭茬耕深一般为5-10厘米;根茬还田后的垄形较原垄形降低高度一般不应超过5厘米;每亩增施尿素5-7公斤,补充根茬腐化时所需的氮素。
机械操作规程是:作业前要对根茬还田机械进行全面检查。齿轮箱加足齿轮油,紧固件拧紧,传动、转动部件灵活,试运转2-3分钟,确无问题,方可作业。正式作业前,要做好耕深和对行调整。通过调整托脚柄高低和旋转刀盘左右位置来达到。作业速度为1-3档,并要经常清除刀轴上的缠草。
2、作物高留茬还田。作物收割时割茬提高而留茬较长。 ①小麦高留茬还田。小麦收割时一般留茬20-40厘米,用链轨拖拉机配带重型四铧犁,在犁前斜配一压杆将秸秆压倒,随压随翻。技术要求:小麦收割时,要做到边割边翻,以免养分散失,也便于腐烂;必须顺行耕翻,以便于秸秆的覆盖和整地质量的提高;耕深要求在26厘米以上,做到不重、不漏、覆盖严密;耕翻后,要用重耙、圆盘耙进行平整土地;麦茬作物定苗后必须及时追施氮、磷肥,同时灭茬除草。
②水稻高留茬还田。水稻割茬高度在10-15厘米,最好不超过20厘米;以秋季作业为好,要在土壤含水量25%-30%(不陷车)时结合秋翻进行作业,封冻前结束。耕翻深度以不破坏犁底层为宜,一般为15-18厘米,手扶拖拉机牵引两铧犁翻地,耕深应大于10厘米。翻平扣严,不重不漏,不立垡,不回垡,深度一致;根茬混拌于土中的覆盖率大于95%。应注意的是:水稻高茬收割还田由于茬高不宜进行旋耕作业,但要进行旱耙(耢)。旱耙(耢)作业适宜的土壤含水量为19%-23%,耙地深度分轻耙8-12厘米、重耙12-15厘米两种。耙好的标准为不漏耙、不拖堆、无堑沟,且耕层内无大土块,每平方米耕层内,最大外形尺寸大于5厘米的土块小于或等于5个。尤其要注意的是水稻高茬收割还田要配施一定量的氮磷肥。结合翻地深施,每亩用量为10-15公斤,氮磷比以3:1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