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冰雪消融,春耕在即,备耕正忙,锦州北镇农村到处是春耕备耕好景象。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锦州北镇市加大了农业科技的投入和结构调整,把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示范、推广和标准化生产当成重头戏,大搞科技备耕,大搞新品种、新技术、新方法备耕,加快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向科技要收成、要效益、要农民收入。
一是瞄准新品种市场,积极引进新品种,扩大新品覆盖面。在玉米、水稻、花生、蔬菜、葡萄等几大生产领域,加快老品种的更新换代,引进名优新品种40多个。玉米、水稻、花生、蔬菜新品种覆盖率要达到100%。葡萄扩大了晚红、香悦、维多利亚,巨玫瑰等名优品种栽植面积。
二是以农机农艺相融合为主线,从生产实际出发,积极引进、研发农业生产新技术、新方法,用足用活国家农机补贴政策,加快购进新型农机和实用农机,提高劳动生产能力。引进新技术20多个,创新技术应用10多个。重点是加快了全程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其中玉米达到30%以上;水稻达到80%以上;蔬菜达到20%以上;葡萄打药、浇水、覆土等实现全程机械化,投资4975万元,建设了果树节水滴灌工程25176亩。增加了蔬菜生物反应堆技术、高效节能温室和无土栽培等技术面积。
三是广泛进行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和示范,拉动全市农业产业升级,占领农业科技前端阵地。争取上级农业科技部门的大力支持,发挥本地各级农业技术部门和各类农业合作社的积极作用,从北镇农业产业特点出发,点面结合,建成玉米、水稻、蔬菜、葡萄等十大现代农业模式与样板区,面积达到21770亩。建成五大农业机械化发展区,大力推广农机实用技术,扩大覆盖面,加快春耕生产进度。培养20个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为标准社,发挥合作社的整体优势,推动农业进步。
四是进行了广泛的新技术培训活动,不断更新农民技术素质。利用冬季生产淡季,各级农业技术部门和大部分专业合作社,开展了有针对性的各式各类、形式多样的学习培训活动。锦州北镇果树总站把培训班开到了村上;廖屯乡请到了锦州三名果树专家到合作社技术培训班讲课,现场解答技术难题,指导果树春季修剪;在全市范围内深入开展了“农机化质量之冬”活动等,都为春耕备耕生产做好了技术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