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日上午,全国春季田管暨春耕备耕工作视频会议在北京主会场召开。黑龙江省农委主任、党组书记王忠林在黑龙江省分会场出席会议并作典型发言。
王忠林在汇报时指出,去年黑龙江省粮食产量达到1114.1亿斤,创历史新高。今年,要在去年基础上,高点强攻,再次给力,努力再增产100亿斤,实现粮食总产1200亿斤以上的目标。从目前情况看,春播形势异常严峻。去秋以来,黑龙江省大部降水少、干封地,降水比常年偏少近五成,江河水位普遍偏低,40个县(市)土壤缺墒。据农情调度,全省旱田受旱面积6064万亩,水田缺水面积669万亩,分别比常年同期增加1500万亩和150万亩,冬季土壤墒情是近五年最差的一年。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春季降水将前多后少,且时空分布不均,全省西部、南部地区可能出现较重旱情,给春播带来极大困难。
王忠林强调,我们要牢固树立抗灾夺丰收思想,坚定粮食总产1200亿斤的目标不动摇,全力抓好抗旱保春播各项措施落实。
一、调整结构,实施主动避灾。在全省农作物播种面积稳定2.1亿亩的基础上,加大种植结构调整力度,力争实现“三个确保”的目标:即确保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2亿亩以上,确保耐旱的玉米面积达到9000万亩以上,确保旱涝保收的水稻种植面积达到5300万亩以上。同时,适当增加谷糜、高粱、葵花等耐旱作物面积,优化种植结构促抗旱。
二、扩大水源,确保有效抗灾。重点是利用好“三水”资源,增强水源保障能力 一是合理利用地下水。全省春耕前再新打各类抗旱水源井1.5万眼。二是有效截蓄地表水。在沿江河受旱地区设立临时泵站,破冰取水,蓄冬水为春用。组织开展春季农田水利会战,对现有小水库、小塘坝、蓄水池进行清淤扩容,确保截蓄桃花水1.5亿立方米以上。三是科学开发云中水。及时掌握天气形势变化,气象条件一旦具备,组织力量及时进行人工增雨作业,最大限度地缓解旱情。
三、抢抓农时,做到积极减灾。突出做到“三早” 一是早整地。全省还有近8000多万亩春整地任务,充分发挥558个千万元大型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和农机大户作用,实行耙茬、镇压、起垄一次连续作业,实现保墒增墒。力争4月10日前全部完成适宜整地任务。二是早育苗。加快水稻扣棚进度,适时掀起育秧高潮。全省3月23日前完成水稻育秧扣棚,4月23日前完成水稻育秧播种。三是早播种。一旦温度和土壤条件适宜,充分发挥农机作用,扩大机播面积,抢播快种,缩短播期。力争全省4月中旬结束麦播,5月13日前结束大田播种,各个关键农时均比上年提前2-3天,把各种作物全部播在丰产期。
四、突出关键,推进科学抗旱。重点推广“三项”技术 一是节水灌溉技术。加快建设以大型喷灌为重点的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全省水、旱田节水灌溉面积分别新增150万亩和400万亩。努力扩大坐滤水种和玉米膜下滴灌面积,全省坐滤水种达到4000万亩,玉米膜下滴灌发展到500万亩以上,分别比上年增加400万亩和125万亩。大力推广水田旱整地、旱耙耢、旱作埂“三旱”节水技术,实行整地、泡田、插秧一茬水作业。二是保护地栽培技术。中北部玉米产区重点推广育苗移栽和大垄覆膜通透栽培,蓄水保墒,抢夺积温。全省玉米保护栽培面积达到300万亩以上,比上年增加100万亩。三是施肥与化控技术。科学调整肥料品种,增加低浓度化肥、缓释肥、有机肥和液体肥施用面积,提高肥料利用率,实现以肥济水、以水调肥。推广应用生根粉、旱地龙和腐殖酸类等化学制剂,促进农作物早生快发,增强抗旱能力。
五、加强指导,强化抗旱保障。切实做到“三个强化” 一是强化指导服务。把抗旱保全苗夺高产栽培技术作为农业科技培训的重要内容,春种前全省培训农民500万人次以上。分区域、分作物成立技术专家指导组,包乡、包村、包地块,全程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增加抗旱保种科技含量。二是强化示范带动。在抓好596个粮食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的基础上,深入推进整建制高产创建,突出抓好5个整县(市、场)推进和 45个整乡(镇)推进试点,率先推广抗旱保种技术措施,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实现春播生产整体上水平。三是强化督导检查。将3月份作为全省抗旱行动月,从现在开始继续组织开展百名机关干部和千名科技人员“下基层、抓三农、促发展”活动,带动全省各级农业和涉农部门干部、技术人员深入抗旱保种生产一线,督促工作落实,帮助基层和农民解决实际困难。
黑龙江省农委巡视员王兆斌、省农委副主任白祥和、白雪华、邢志广、张希良在黑龙江省分会场出席会议,农委各处室(站)的相关负责人在黑龙江省分会场参加会议。
(信息来源:
黑龙江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