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为加快阜新市县域经济发展,阜新市农机局立足本职,强化措施,在农机系统全面开展了“农机提升工程”,圆满完成了2011年发展县域经济工作任务。
一、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加快农业机械化进程
充分运用购机补贴政策的调控引导作用,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在保证我市农民普遍受益的前提下,补贴政策重点向两县农机大户、科技示范户、农机服务组织倾斜,切实提高全市农机装备水平,农业机械开始向农村各业、农业生产各个环节全面发展,农业机械化整体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二、开展技术创新,搞好示范项目建设
一是开展保护性耕作和机械深松技术创新。二是开展花生等经济作物生产全过程机械化技术创新。三是围绕设施农业机械化生产开展技术创新。四是加强农机、农艺相融合,打造精品工程。实施规模、规划布局、耕作水平、作业效果等方面,整体推进保护性耕作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今年,在我市首次进行彩色马铃薯覆膜播种作业;全市首次实现玉米膜下滴灌播种5000亩;首次实现了水稻工厂化育秧、机械化插秧;首次实现花生机械播种212.59万亩。
三、加强农机服务体系建设,培育新型农机化服务组织
根据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大力培育、扶持服务功能强、农民信的过、自我发展有活力的新型农机合作服务组织,鼓励形式多样化的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全年培育农机专业合作社31个,全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已发展到64个。
四、抓农机培训,积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大力开展农机化技术培训,采取地方电视插转台讲座、举办专题培训班、现场演示、以老带新等多种示范培训形式,不断提高农机手的操作水平和技能。今年我市共培训农机管理和技术人员3180人次,培训农机操作人员15863人次。
五、发展设施农业,提高设施农业机械化水平
年初以来,我们将设施农业机械化作为农机推广工作的重点来抓,通过现场演示、发放资料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引导农民选购先进适用的设施农业机械。全市共推广卷帘机3059台,微耕机245台。有效地推动了全市设施农业发展进程,提高了设施农业机械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