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维修是农机社会化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农机机械“高效、优质、安全、正常”作业的重要保障,近年来,随着阜新地区农用动力机械及作业机械的大量增加,农机维修需求也随之增加。为进一步规范农机维修市场秩序,我们农机质监站抽调人员对阜新地区农机市场工作进行调研,并重点对农机维修网点进行了调查。
一、 维修网点设备,人员状况
截止2011年底,我市共有农机维修网点400多个,其中80%以上为专项维修网点,维修从业人员约2000人。县城以卖配件为主,农村以维修为主,其设施简陋,设备陈旧,没有大型的综合农机维修厂,主要设备是电焊机、虎钳子、砂轮机、小台钻、气泵和一些手工工具,电焊机、砂轮机、台钻等设备多是从旧物市场买来的,新的很少。维修人员中,95%是初中以下文化,没经过专门业务培训,有的维修厂(点)是一个人或夫妻在搞经营维修。
二、 经营业务范围,农机维修能力和业务量
维修点的经营范围,50%是简单的修、焊、补、维修护理,还有50%的维修点在乡镇的主要街道旁,即经营一些农机配件,又从事发动机的换件修理。农机维修业务主要集中在春秋两季,其它时间主要从事一些补胎、维护、农用工具修理。
三、 农机具维修的主要渠道和方式
农机具维修的主要渠道是乡镇的专项维修网点,有两种方式:一是从经销农机产品的经销商那里买机具的配件或总成,回家后自己换上;二是到修理点制作简单的部件或维护。
四、 农机生产或销售企业开展售后服务工作情况和问题
农机生产企业的产品,主要是拖拉机和大中小型农机具,大中型农具在三包期内出现大的问题,能够有售后服务,但在农忙季节,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严重影响农户的作业和收益。农机产品销售企业对经销的农机产品售后服务有限,一般只限于使用、调整、维护指导,出现严重质量问题,只能把产品退给厂家,小型农具生产企业没有到农户服务的组织、人员、经济能力。
五、“三包”期内、外的维修情况及维修质量状况,有何不同
“三包”期内出现的产品质量问题,一般能够得到解决,厂家在一定的时间内有“三包”维修点专业人员进行维修修理。“三包”期外出现大的质量问题,厂家维修点专业人员不会到农户修理,农户就得自己到指定的维修点修理,维修质量也得不到保障,小的问题只能自己买件在当地修理点解决。
六、 维修难、难管理主要在哪些方面
维修难主要表现在:一是主机和机具的型号多没有相应的配件;二是缺少专用工具和设备,专用工具和设备投资比较大,利用率低,收回成本时间长,个人不愿投资;三是缺乏专知识,一般的维修点修不了。
难管理主要是表现在:一是专项维修规模小,分布广,现在有的村屯都有简单的电焊维修点;二是界限不清,汽车、摩托车、拖拉机、农机具等几种简单修理维护,小的维修点全有,难以定性的是农机维修;三是规模小、效益差、手续不全,处罚和监管难以实现;四是管理人员和经费不足,难以做到鉴定到位。
目前,拖拉机发动机部分和底盘等主要部件不能修复,没有专用的机加设备,发动机部分的修理,主要是换件修理,但乡镇的维修点缺少对所换件的检测工具和质量鉴定能力,一般凭经验修理,所以,修后车辆的性能指标达不到要求。
七、 农机维修市场存在哪些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
农机维修市场存在的问题:一是对农机产品和配件经销监管不够,现在法规对此不明确,有的销售企业本身经销的农机产品就有质量问题,而这种质量问题只有专业的农机人员才能发现,这种产品和配件大量进入市场,必然导致农机维修质量问题。二是缺少大型综合修理厂,专项维修点过多,对一些新型大中车辆修理无法完成。三是维修人员素质偏低,需要经过专业的系统学习培训。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国家法规的进一步细化明确。投入一定的资金,在一定区域内扶持有条件的农机维修大户,发展壮大,向大规模、技术高、设备全的综合维修厂发展。由农机管理部门把农机产品经销、配件经销和农机维修先管理起来,逐步规范化,提高人员素质,保障农机运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