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秋天,农田收获,秸秆堆积,一烧了之的滚滚浓烟常常“包围”城市,造成不同程度的空气污染。今年11月份以来的多个灰霾天,背后都有周边地区焚烧秸秆在惹祸。昨天,记者从上海市农业科学院获悉,最新启动的市科技兴农重点攻关项目《稻麦秸秆连续还田综合效应研究》,将利用3年时间建立一整套稻麦秸秆连续还田综合效应评价指标与体系,为实施和推广秸秆还田提供技术支撑和科学依据,给秋收增添一份绿色喜悦。
我国年产秸秆3.5亿吨
我国每年粮食生产留下3.5亿吨稻麦秸秆,占世界稻麦秸秆产量的37%左右。随着经济发展方式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不再用农作物秸秆作炊事燃料。每逢秋收,农民为了抢收抢种,就把大量剩余的秸秆堆放田间直接烧光,不但造成极大资源浪费,更带来严重的大气污染,甚至影响飞机的正常起降和汽车行驶安全,并频繁引发火灾事故。
实际上,农作物秸秆是地球上第一大可再生资源。秸秆中含有有机质、氮、磷、钾、钙、硫等多种营养元素,还田后对以草养田、培肥地力、土壤蓄水、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促进土壤生物活性与提高农产品品质提供了基础保证,在现代可持续农业和循环农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世界各国都很重视其回收利用。上海郊区农田秸秆产量每年保持在120万吨至130万吨。目前,上海的水稻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3.2%,麦秸秆综合利用率39.7%,秸秆处理方式还是以秸秆还田为主,约为75.1%,还田面积达175.9万亩。不过,仍有15.5%的水稻秸秆和一半以上的麦秸秆被田间焚烧。
崇明奉贤设监测点
田间农民对秸秆还田不够积极,究其原因,在于秸秆还田后是否影响农业生态系统的综合效应尚无定论。例如与秸秆焚烧杀死部分病虫草卵(种)相比,秸秆还田是否也为病虫害提供了栖息和越冬条件,增加残存和越冬病虫草卵(种)数量;秸秆还田后跟踪调查与检测体系主要拘泥于改善土壤质量问题,对秸秆还田农机投入成本增加,机械化收获秸秆增大水稻病虫草害风险,秸秆腐熟温室气体排放效率、还田对农作物生长与产量交互作用等深入问题缺乏科学评价。
《稻麦秸秆连续还田综合效应研究》针对上海秸秆还田现状及综合效应评估问题,在全国率先开展稻麦秸秆连续还田系统监测,将土壤质量、土壤生物多样性、农田生物群落与还田产投比等作为评价对象,全盘考虑还田后对整个农业生态系统的影响,并结合还田机械农投的成本,建立配套的综合效应评估系统,为秸秆综合利用和政府决策提供科学的判定依据。
项目负责人,上海市农科院研究员吕卫光指出,今年年底前,将在崇明岛和奉贤区建立秸秆连续还田定位监测点,开始监测土壤质量,农田生物多样性,病虫草种群,农产品质量,稻田温室气体等;明后两年,重点开展秸秆连续还田对土壤肥力、土壤环境质量、稻麦田病虫草害发生、稻田温室气体排放影响的定点监测;到2014年,完成稻麦秸秆连续还田的综合效应研究,建立数据库,构建综合效应评估体系。
与此同时,项目还将在长江农场和三星镇等设立秸秆还田技术培训基地,建立秸秆连续还田综合效益咨询平台,影响和带动周边农村扩大秸秆还田面积,提升秸秆还田效率,计划示范万亩以上。
(信息来源:
11-11-29 新民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