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沈阳市“三秋”农机化工作的情况看,有以下几个特点:
1.农机专业合作社成为秋季生产主力军。目前,沈阳市经过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规范化农机专业合作社达到240家,其中农机固定资产达到300万元以上的农机专业合作社达19家。为了进一步扶持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除了国家农机购置补贴优先向农机专业合作社倾斜外,今年沈阳市对农机专业合作社购买的水稻育插秧机械、水稻收获机械在国家补贴30%的基础上,再给予10%的累加补贴;对符合沈阳市以奖代补条件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市级财政再按其2011年购买水稻育秧机械、水稻插秧机械、水稻收获机械、玉米收获机械金额的5%给予以奖代补。通过政策倾斜,促进了农机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快速地增加了沈阳市水稻插秧机械、水稻收获机械和玉米收获机械的保有量。
辽中县的19家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化作业量就达到全县农机化作业量的70%以上。以辽中县于会怀农机专业合作社为例,现拥有大中型拖拉机32台,配套农机具154台,工厂化育秧设备一套,水稻插秧机35台(高速23台),水稻联合收获机21台,固定资产总值2353万元,从业人员42人,专业技术人员12人,入社农户达到860户。会怀农机专业合作社每年除了经营自身淮海农场外,还承担3000多户农民的机械整地、水稻育秧插秧、水稻收获任务。沈北新区拉塔湖农机专业合作社,现有成员124人,现拥有拖拉机120台,配套农机具160台,水稻插秧机110台,水稻联合收获机10台。该农机专业合作社以村集体为依托,以农机大户带机入股形式组成,对机械实行统一调配、统一管理、统一联系业务、统一组织作业、统一收费标准,实行单机核算,多劳多得。拉塔湖农机专业合作社承包了全村1万亩水稻种植,实现了整村全程机械化的推进。2011年,该村又在相邻的两个村承包水田0.6万亩。在该村的带动下,整个黄家乡水稻全程机械化快速发展,预计到2012年,该乡可实现水稻全程机械化,实现整乡推进。以于会怀、拉塔湖农机专业合作社为代表的农机化服务组织,已经成为沈阳市“三秋”农机化生产的主力军。
2.主要粮食作物收获有新突破。玉米收获历来是玉米生产实现全程机械化的主要“瓶颈”,它决定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的步伐。今年沈阳市玉米收获机械的保有量有了巨大突破,玉米收获面积巨增。今年沈阳市新购置玉米收获机达376台,为历年增加量之首。目前,全市玉米收获机保有量可达到823台。预计玉米收获面积可达到110万亩,占玉米收获面积的25%。今年新购置水稻收获机械252台,全市水稻收获机械保有量可达到1153台,水稻机收面积可达到140万亩,占水稻收获面积的70%。
3.农民购置农业机械的热情十分高涨。今年以来,沈阳市农民购置农机热情十分高涨,也是近年之最。一是由于从农业生产人员相对减少,农工费用不断上涨,与使用农机相比比较昂贵,生产成本增加。二是由于农民科技素质的不断提高,新型农机的推广和普及,农民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和不断提高,越来越来的农民认识到农机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和优势。三是近年来农机产品的质量也逐步提高,售后服务意识和水平逐渐完善,农民购买农机具也比较放心。为此,国家给沈阳市农机补贴资金远远不能满足农民的需求,据不完全统计,今年补贴资金缺口在1亿以上。
总体来看,农机化发展的形势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沈阳市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的大量转移,农村普遍缺乏劳动力,田间一线劳动力中老年占相当大的比重,农业机械需求量日益剧增,国家农机购置补贴资金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二是玉米收获机械在质量和性能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配件供应存在不及时的现象,售后服务跟不上作业进度,影响了机手的作业收入和“三秋”作业进度。三是深松作业农民认识程度不高,补贴额度较低,完成此项作业增加了农民的生产成本,推广难度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