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络电视台消息10月7日新闻联播:眼下的东北进入了一年最忙的季节,当地农民有句老话:三春不如一秋忙,大汗珠子摔八瓣,换来一粒稻谷香。说的就是农民的辛苦。中央电视台记者来到黑龙江垦区,见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
宝泉岭梧桐河畔的水稻熟了。农民刘贵夫率先开镰了。
老刘的儿子农机作业可是个老把式,得意的老刘还招呼儿子表演了一段收割机迪斯科。
在黑龙江垦区,像老刘这样的农民属于一般水平。再过几天宝泉岭玉米就可以收了,种粮大户孙文斌把他家的农机具从库房里开了出来,调整、检修,准备收割。这些大家伙,综合起来价值超过1300万元,都是老孙自己买的,而且全都是世界名牌。
这台有点像导弹发射装甲车的联合收割机,是上个月刚刚到货的。
老孙今年种了一万两千亩地,他说:农机质量好,干活水平才高,这叫磨刀不误砍柴工,在东北高寒地区种庄稼,地块大,积温少,农作物的增产增收靠的正是机械化的快速、精准作业与农时拼抢出来的。这几年国家的惠农政策好,农机补贴实惠,他不仅种粮挣了钱,还靠农机作业赚了钱。
眼下在黑龙江垦区,争着买最先进的大型农机的设备已形成新趋势,原因有三:国家的惠农政策的鼓励;劳动力价格的大幅度提高;以及农民对农机作业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使得全垦区的农机每年以10-15%的速度更新换代。去年农机装备投入25亿元 ,今年达到了26亿元。
视频下载:http://news.cntv.cn/program/xwlb/20111007/104956.shtml
(信息来源:
11-10-07 央视-新闻联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