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十年来,农业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各项决策部署,立足职能,真抓实干,采取一系列措施,有力促进了西部地区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近日,记者就西部地区当前和今后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情况专访了农业部副部长危朝安。
强化政策支持 加快项目建设
记者:西部大开发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战略决策,农业部认真贯彻落实,你能否介绍一下农业部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开展的重点工作?
危朝安:围绕深入实施中央提出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农业部出台了一系列有关的政策性文件,如《农业部关于加快发展西部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意见》、《农业部关于贯彻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加快西部地区农业发展的十大措施》、《农业部关于加快西部地区特色农业发展的意见》等,围绕实施天然草地保护工程、加强粮食基地建设、建设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等十个方面进行了安排部署,明确了工作目标和主要工作措施。近年来先后与重庆、宁夏、青海、云南等有关省(市、区)政府签订协议文件,大力开展省部共建,加快推进西部现代农业建设。
切实落实中央西部大开发有关政策,不断加大项目建设力度。据初步统计,2000年至2009年上半年农业部通过优质粮食产业工程、种养业良种、动植物保护、农村沼气等项目,累计安排西部地区农业投资381亿元,同时开展了测土配方施肥补贴、水稻良种推广补贴、棉花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各项财政补贴补助项目,2002年至2009年农业部累计安排西部地区财政资金304.7亿元。
针对西部地区农业人才不足状况,农业部加大对西部地区农业人才的培养力度。2004年以来“阳光工程”共培训西部农村劳动力521万人。2006年至2008年,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实施覆盖了西部地区558个县22750个示范村,培训专业农民90多万人。2006年以来“百万中专生计划”面向西部地区共招生10.4万人。同时,针对西部地区农牧业生产特点,组织西部地区近41万人次参加了农业职业技能鉴定,38万多人次取得了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强 农牧民收入大幅增长
记者: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过程中,中央坚持把农业发展放在突出位置,农业部立足职能,积极推进西部地区发展,请你简单介绍一下近十年来西部地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取得的主要成就。
危朝安:这十年来的主要成就可以用七句话来概括: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主要农牧产品产量大幅增长;农业结构调整扎实推进,优势特色农业迅速发展;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加强,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科研条件不断改善,科技应用水平稳步提高;农业资源保护能力逐步提高,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农业产业化加快发展,生产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农牧民收入大幅增长,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2008年,西部地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14860.4亿元,比2000年增加9107.3亿元,增长158.3%。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进一步提高。2008年,西部地区粮食播种面积达到3255.2万公顷,比2000年增长5.7%;产量由2000年的1.29亿吨增加到2008年的1.4亿吨,增长了8.5%。
随着农业结构调整的扎实推进,一批优势特色农业迅速发展。如新疆的啤酒花、枸杞、红花、番茄等特色农产品产量分别占全国的70%、50%、60%和90%以上。广西产糖量达937万吨,占全国总产量1484万吨的63.1%;蚕茧产量连续3年稳居全国第一,2007年蚕茧产量已占全国的26%,约占当年世界蚕茧总产的18%,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原料茧生产基地;同时,宁夏的枸杞、四川和贵州的茶叶、陕西的苹果、云南的烟草等,都在全国占有重要的地位。
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如沼气建设,西部地区农村户用沼气数量达到1410万户,比2000年增加976万户,增长224.9%。同时,启动实施的农村清洁工程、藏区太阳能温暖工程等项目,在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农牧民收入也大幅提升。2008年,西部地区农村居民平均每人纯收入达到3481元,比2000年增长113.3%。如内蒙古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650元,比1999年实际增长1.32倍。
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 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记者: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值得充分肯定。毫无疑问,西部经过十年的大开发也积累了不少宝贵经验,请你做一下具体介绍。
危朝安:主要的经验有以下四条:坚持生态保护与资源开发并重,大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西部地区干旱频繁,水土流失严重,森林覆盖率低,是我国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地区,也是淡水资源的主要补给地和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之一。实践证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西部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生态保护与资源开发并重,确立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现代农业发展理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着力推进农业特色产业发展。西部地区气候类型复杂,农业生产条件独特多样,受现代工业污染较少,自然风光独特,人文资源丰富,具有发展特色农业的绝佳条件。实践证明,特色农业、特色农产品加工业、生态观光农业等农业特色产业,是西部地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最大优势和潜在增长点;只要坚持规划引领、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就能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有效带动农业以及相关的二、三产业加快发展。
坚持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受自然条件差,交通不便利,信息不通畅等因素制约,西部地区农业发展面临着更大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对加强农业基础设施装备保障能力的要求更加迫切。实践证明,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力度,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是西部地区农业加快发展的重要前提。同时,鉴于西部地区基础设施更加薄弱,建设难度更大、成本更高,因此必须实行倾斜政策,给予大力支持。
坚持推进科技创新与应用,切实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与东部和中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农业科技研发能力弱,农民受教育程度低,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薄弱,严重制约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实践证明,在农产品产量增加、质量提高更多地依赖于农业科技研发和技术应用的情况下,加快西部地区现代农业进程,必须高度重视农业科技创新应用,切实把农业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积极培育特色优势产业 打造现代农业生产基地
记者:今后,进一步推进西部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思路与战略重点是什么?
危朝安:“十二五”乃至2020年,推进西部现代农业发展,要紧紧抓住中央对今后10年西部大开发工作进行全面部署的重大机遇,着力强化农业政策、科技、人才、物质装备和基础设施等支撑条件建设,努力健全农村市场和农业服务体系,不断壮大农产品加工业,积极打造“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粮食、棉花、油料、畜牧、水产品生产基地,加快培育和发展有资源、有市场、有效益的特色优势产业,不断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努力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按照以上发展思路,推进西部现代农业发展的战略重点:
加快结构调整,构建西部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依据西部地区独特的资源禀赋,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建立符合西部实际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要稳步推进粮食产业发展,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着力发展生态畜牧业,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转变发展方式,切实加强资源环境的开发与保护。以生态环境的保护为前提,切实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的现代农业道路。继续加强草原建设和草地保护,积极发展旱作节水农业和生态农业,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改善生产条件,着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重点加强土地产出能力和设施装备能力建设。下大力气推进中低产田改造,狠抓耕地质量建设。切实加强以农田水利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以设施园艺和设施养殖为重点的设施农业,增强基础设施保障能力。
强化科技支撑,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应用。进一步增加对西部地区农业科技的投入,完善西部地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强西部农业重大技术攻关和科研成果转化,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力度,提高农民科技应用能力。
加强服务保障,加快建立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为西部特色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构建提供专业化、优质化、系列化服务。提高动植物疫病虫害防控能力,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积极发展农业经营性服务,加强市场体系建设。
围绕增强西部地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继续实施标准农田、特色农业发展、草原建设保护、农村废弃物资源利用、基层农业公益服务能力等重大项目建设,启动实施节水灌溉与集雨旱作农业工程、农业生物工程、农业生态工程、山地高效立体农业工程等等。(信息来源: 三农在线-农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