坝墙子镇幅员69平方公里,总人口1.92万,耕地面积5万亩,农机从业人员1700人,农机创收人均750元,农机总值1100万元,总动力6500千瓦。
2007年,坝墙子镇被列为省级水稻全程机械化示范区,经过几年的运作和实施,到目前,全市推行水稻全程机械化作业面积达到4.5万亩,推行土地流转面积3万亩,实现节本增效500万元,转移剩余劳动力3000人,创收3600万元;增加水稻产量112.5~180万公斤。
由于推行水稻全程机械化和土地流转,该镇规模化稻蟹种养殖、棚菜种植和畜禽养殖业得到蓬勃发展,截止到2010年末,发展稻蟹种养殖面积4.4万亩,养殖淡水鱼面积200亩,发展棚菜面积3000亩,建设养殖小区3个,种养业实现产值2.8亿元,利润9000万元。
一、推行水稻全程机械化,带动了土地流转、剩余劳动力转移。促进了农民致富增收。
一是促进了土地集约经营,加快了特色农业发展。因为有了机械化做保证,全镇承包土地200亩以上的种田养蟹大户220户,最大的户养殖面积达到1300亩,按照成蟹亩收入500元,扣蟹亩收入700元计算,养殖100亩地河蟹,收入可达到6万~8万元。二是转移了农村剩余劳动力。以一个农户拥有土地面积10亩计算,流转3万亩土地即可转移剩余劳动力3000人;每个劳动力以年务工收入1.2万元计算,创收3600万元。三是实现粮食增产量25~40公斤,亩节约生产成本60元,亩增加经济效益210元。在加上外出务工收入(以务工年收入1.2万元/人计算),是单纯种地效益的3倍。此外土地流转大户效益也明显增加。由于实行稻蟹养殖,一水两用、一地双收,种稻收入用于生产成本,河蟹养殖获得的利润为纯利润,再上推行水稻全程机械化节本增效以及镇里的补贴,养殖100亩河蟹,一年就能获得6~8万元的收入。
二、推行水稻全程机械化,带动了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产业集约化、规模化经营
一是促进了河蟹养殖规模化。到2010年末,发展河蟹养殖面积4.2万亩,年实现产值4200万元,利润2940万元。二是发展棚菜面积3000亩,实现产值2250万元,利润1875万元。三是建设畜禽养殖小区3个,年出栏畜禽320万(头)只,年实现产值9600万元,利润1500万元。再加上粮食收入,种养业实现产值2.8亿元,利润9000万元。
三、推行水稻全程机械化,带动了城乡一体化进程,实现农民身份的转变
由于推行水稻全程机械化,带动了土地流转,促进了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大量剩余劳动力输出转移,到城里以至于国外务工,使农民变居民,农工变工人,实现农民身份的转变。与此同时,也推进了城乡一体化进程。2010年,该镇兴建怡家园住宅小区,小区占地面积40亩,建筑面积5.3万平方米,总投资8000万元,共建有12栋住宅楼,可容纳470户居民。到2010年末,小区主体工程已经完工,正在进行配套设施建设,项目预计在7月1日前完工。2011年,开发建设坝墙子新城项目。该项目建设住宅楼面积20万平方米,商业物流市场1座,项目总投资7亿元人民币。项目计划拆迁大岗子、坝根子、徐家三个村,在大岗子村建设20万平方米住宅楼,移居腾地1200亩,用以发展工业。同时,通过土地增减挂钩、占补平衡,实施土地复垦,又增加耕地面积。该项目从5月末开始实施,2012年10月竣工。
怡家园住宅小区和坝墙子新城项目的建设,真正使农民的身份发生转变,使农民过上城里人的生活。“十二五”期间,坝墙子镇将开发住宅小区1个,使东部3村的居民搬到镇区,移居腾地2500亩,用于发展现代农业经济区建设,推进农业产业链进一步完善,使农民依托产业致富的能力进一步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