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昌图县鴜鹭树镇就有一位走在时代前沿的农民,他就是昌图县鴜鹭树镇丰联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世昌。从农业机械化的“门外汉”到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带头人”,从服务农业到经营农业,从普通的农民到本村典型人物,凭着农民的勤劳、淳朴和敢为人先的精神,他走出一条农业机械化、规模化、现代化、科技化,多方合作共赢的成功之路。
刘世昌是鴜鹭树镇东堡村地地道道的农民,初中毕业后,因家庭条件有限,终止学业回家种地。务农这些年,他渐渐发现村里的青壮劳动力大多已进城务工,种田的责任便落在了老人、妇女的身上。农村劳动力结构的转变,导致先进的农业技术难于推行,农民种田效益得不到提高。面对一望无垠的田野,刘世昌心想,要想改变农业“靠天收”的现状,就必须要有过硬的技术,要学会科学种田。那时候,他就下定决心:“一定要成为一名农村实用人才,开辟一条农业发展的新道路。”2000年开始,在鴜鹭树镇华洋农机修造厂潜心学习农机制造与维修技术,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地训练,他掌握了从机耕、机整、机收等一整套机械操作流程。
2007年国家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国家政策对土地规模化、机械化经营越来越支持,刘世昌看到了新的发展方向。2011年4月,他联合其他10名社员成立了以农机服务为主的丰联农机专业合作社,制定了合作社的初步章程。
近两年来,合作社中的大型农机具从一开始的3台增加至8台,其中小麦、玉米联合收割机2台,整地机械4台,播种机械2台(套)。生产足迹遍布全镇各个村,年完成农业机械作业面积为5000亩, 带动农户100余户,其中仅2015年就完成农机深耕作业3000亩,经营服务总收入高达50万元,取得了显著经营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在发展的同时他不忘服务群众的初心,在农资供应、机械维修、对外加油等方面做了有益尝试,先后与无机户、外出务工户、困难户签订作业协议每年都在200份以上,既增加了合作社社员收益,又解决了无机户、外出务工户的后顾之忧,为全镇农业生产和服务群众作出了贡献。
作为农机合作社理事长,刘世昌思想进步,工作努力,认真履职尽责,合作社管理井然有序,发展步伐稳健,社员收益和社会效益都十分突出,受到合作社广大社员和受益群众的一致肯定和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