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5年,全市农业机械化迅速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截至2016年底,全市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生产水平达84.8%。农机化事业全面、快速、健康发展,为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农民持续增收提供了有力支撑。
全程机械化水平稳步提升
5年来,全市农业机械化水平快速提升,2016年比2012年提升了20.8个百分点。其中,水稻机插水平达到88%,比2012年提高34个百分点;玉米机收水平达到60.9%,比2012年提高35.4个百分点。为提高主要粮食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市农机局围绕水稻机插秧、免耕精量播种、玉米机收等关键环节,大力推广插秧机、免耕精量播种机、玉米收获机等各类机具,不断强化对水稻育插秧、玉米机收的装备和技术支持。目前全市保有玉米收获机4100多台、水稻插秧机近3500台、拖拉机86000多台,为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提供了充足的装备。我市在狠抓水稻机插、玉米机收等关键环节的同时,不断探索山区机械化发展路径,形成了适合不同区域的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全市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在全省位于前列。
农机装备结构日趋完善
2012-2016年,市农机局向上争取国家农机购置补贴资金6亿多元,通过政策引导,对先进适用、技术成熟、安全可靠、节能环保的新型农机装备敞开补贴,拉动农民投资约14亿元左右。在补贴政策的带动下,全市农机装备结构不断改善。数量上,各类农业机械保有量逐年增长,年均增长1万台左右。质量上,更多先进的、高效的农机装备替代了落后、低效的农机装备。2016年,大马力拖拉机保有量在拖拉机总量中占39.8%,比2012年高出4个百分点;玉米收获机逐年增多,尤其是2015年新增1000台左右,还引入了更为先进的籽粒式玉米收获机,极大地提高了玉米机械化收获水平;液压翻转犁、深松整地机、免耕播种机等机具不断引入,有效改善了全市耕地的土壤耕层环境,促进了农业可持续发展。去年我市还积极引入信息化监测设备、植保无人机等先进智能农机装备,进一步提升了装备水平。
农机服务能力逐年增强
5年来,市农机局从购机补贴政策、项目倾斜及规范运作等方面,加大对农机合作社等新型农机社会化服务主体的培育力度。特别是近三年,我市对农机合作社扶持力度不断加大,在农机购置补贴资金上予以倾斜,加速了农机合作社提档升级。省级示范社的数量逐年增加(2014-2016年累计共18家),国家级示范社的数量在全省名列前茅。2016年,全省共8家农机合作社被评为国家级示范社,我市占4家。
市农机局坚持依法行政,坚持农机产品质量、作业质量、维修质量和服务质量一起抓,全面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狠抓农机安全检验、隐患排查、宣传教育等工作,全市农机安全水平明显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