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初,由昌图县曲家店乡农民陈立斌牵头,在曲家店乡曲家店村成立了双赢农机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成立以来,除为周边农民开展代耕代种代收等服务外,还积极探索土地流转的经营方式,2008年流转土地434亩,2009年流转土地2625亩。通过流转土地,合作社取得一定经济效益的同时,农民也获得了较高的经济回报,实现了合作社与农民的双赢,还推进了整村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
双赢农机专业合作社占地面积3500平方米,固定资产总投资215万元,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投资45万元,机具投资170万元。合作社现有机具库房、办公室等建筑面积820平方米,有拖拉机14台,玉米联合收获机3台,工程挖掘机1台,农用汽车2台,各类机具29台。可以说,合作社规模较大、配套机具较为齐全,具有装备、技术、管理等方面的优势,有能力开展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但曲家店村有人口4002人,耕地面积仅11574亩,人均耕地不足3亩。合作社大型机具多,无法连片作业,存在成本高、效益低的问题。因此,实现土地大面积流转,推行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提高作业效益,势在必行。
为此,2008年双赢农机专业合作社成立后,理事长陈立斌就发动合作社成员分别做亲戚、朋友工作,以每亩地承包费300元的价格,承包了30户农户的434亩土地。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推行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实现经营收入5万元,而30多名农民除获得稳定的土地承包款外,还可以一门心思的外出务工,增加收入24万元。合作社尝到了流转土地的甜头,农民也看到了把土地出租给合作社的好处。
2009年,双赢农机专业合作社准备扩大土地流转规模,集中经营更多的土地。但合作社刚刚组建,有限的资金已经投入到机具和库棚的建设中,流动资金严重缺乏,想承租更多土地已是力不从心。这时,合作社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在昌图县农机专业合作社会议上,时任县长的刘雁书记指出:“我希望你们合作社的理事长们将来都成为农庄主”,这就坚定了陈立斌带领合作社成员多承包土地的信心。县农机局苏汉奇局长也给他们鼓劲,说你们干吧,缺少资金我找县政府协调农村信用联社给你们贷款。2009年3月,在县农机局的协助下,合作社以机具抵押的形式在县农村信用联社贷了35万元。
县里帮他们落实启动资金后,乡党委、政府也给予了他们大力的支持。乡领导和曲家店村党支部领导组织召开了村民代表大会,宣传土地流转的意义、效益,帮合作社做工作,动员农民流转土地给农机专业合作社。同时,合作社的成员分三组到农民家中,同农民算种地的成本帐、收益帐:自己种10几亩地,成本高,利润少,还把劳力拴在地里,不能外出务工挣钱。如果合作社出的租金和个人种地的利润差不多,农民就可实现“种地不下田,不到秋后就分钱”,还可增加外出务工收入。通过深入的宣传、发动, 2009年合作社共流转175户农户土地2625亩,其中承包农民土地2025亩,托管农户土地实现全程机械化生产服务的600亩。承包农民土地承包费上打租每亩300元,秋后结算的330元,粮食直补归农民所有。对于托管的农户,除提供种子、化肥、农药外,还为农户提供全程机械化生产服务。
通过流转土地集中经营,能够发挥大型配套机具的作用,实施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降低生产成本,增加效益。在采购种子、化肥等农资时,通过集中采购来降低价格;在生产过程中,发挥机具齐全的优势,从机整地、播种、打药到中耕、收获、运输,全部实行机械化作业,也降低了经营成本;推广先进的农机技术达到了“节本增效”。例如通过推广精量播种技术,双赢农机专业合作社播种玉米每亩用种子仅为3斤,而普通农户就要用到4—6斤,这样每亩就可以节约10元左右。2009年特殊干旱的年头,合作社承包的土地全部实施了深松作业。种植的玉米明显比没有深松的地块担旱,亩产达到1200斤,平均比普通农户每亩增产200斤,增收120元。
通过流转土地,推行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合作社和农民都获得了较高的效益。2009年,合作社承包的2025亩土地,每亩利润80元,实现利润16万元;托管农户600亩土地,每亩利润50元,实现利润3万元,合作社共获纯利19万元。同时,通过流转土地,实现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转移农村劳动力200名,实现本地务工或外地打工收入160万元。
两年来,双赢农机专业合作社积累了流转土地经营的经验,更加坚定了承包土地的信心和决心。2010年,双赢农机专业合作社进一步发挥自身优势,实现土地流转10200亩,占全村耕地面积的 86%;其中承包农民土地5200亩,托管农户土地5000亩,这些土地种植玉米由合作社统一购种子、化肥、农药,各生产环节都由合作社机械化来完成。承包5200亩土地可实现利润52万元,托管5000亩土地可实现利润25万元,合作社共可实现利润77万元,农民可受益20万元。可转移农村劳动力300人,可实现本地务工或外地打工增加收入240万元。不仅可实现土地流转和“双赢”;还可实现整村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