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会怀,沈阳市辽中县六间房镇许家村一位普通但不平凡的农民。
说他普通,五十多年来,他一时一刻也没有离开他衷爱的黑土地;无论岁月更迭,境遇变迁,他说,说是到死他也是一个种地的农民。
说他不平凡,他从一台旧式链轨拖拉机起家,“推”出一个聚集800多户乡亲的农业专业合作社,带领大家共奔富路;他受到过共和国总理的接见,并得到总理的高度赞扬;他代表十亿农民登上国庆游行的彩车。
于会怀,一个农民的儿子,一个创新了现代农民新形象的真正农民。
一台旧农机放飞的理想
于会怀,1958年生人,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起在乡务农。于会怀从小就很聪明,且头脑灵活。老一辈人都说他有出息,不应该困在土地上,外出闯荡兴许能干出一番大事业。可于会怀偏偏一头扎在黑土地上,棒打不回头。原来,祖祖辈辈身为农民的于会怀,从小到大,眼中的农民始终摆脱不了“面朝黄土背朝天、一犁一锄种大田”的现状。他立志要做一个新时代的农民,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改变这种落后的生产模式,让乡亲们从繁重的体力劳动和靠天吃饭的窘境中解放出来。
改革开放给于会怀放飞理想带来机遇。1992年初,他用全部积蓄并贷款,购置了一台旧式链轨拖拉机。当天晚上,他开着第一台属于自己的拖拉机围着村子转了一圈儿又一圈儿。他要用这台拖拉机“推”出自己的理想,“拖”出一个属于他的农业机械化。 他从学习下田作业入手,一点一滴地积累经验,掌握农机技术。从一台、两台、三台……于会怀用辛勤的汗水编织他的梦想。经过十年的努力,他的机械化队伍已发展到一定规模。
2003年,于会怀承包了辽中县与黑山县接壤处的柳河河滩荒地4600亩,投资100万元,建立“淮海农场”,利用自己农机大户的优势,在荒滩上辛勤奋战100多天,使千亩荒滩变“绿洲”,种植3000亩大豆、1400亩玉米、100亩水稻,同时开荒种树2万株,这一年收获粮食1385吨,获纯利60万元,他也第一次尝到种粮的甜头。
从此,于会怀开始由一个农机大户向综合性种粮大户转变。
2004年在国家和地方扶持粮食发展政策的感召下,于会怀又承包了400亩荒滩开垦水田,使农场的粮食播种面积达到4800亩,当年产粮1650吨。
2005,一发不可收的于会怀,又承包了2000亩荒滩,粮食播种面积达6750亩,粮食总产量达3128吨。
2006年粮食播种面积扩大到6900亩,粮食总产量达3495吨,种地年收入达246.5万元。
连年的增产增收使他坚定了种粮的决心,激发了他为国家多种粮、多产粮的积极性。2006年末,听说康平县有荒地出租,他多方筹措资金,承包了荒地4000多亩,开垦出3800亩。
2007年他种植粮食面积已超过万亩,粮食单产达585公斤/亩,比全县平均粮食单产高44.3公斤/亩。他种植的8600亩水稻获得了大丰收,平均单产650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