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来到东港市龙王庙镇,春耕大忙时节的田间地头却看不到几个人,有些冷清。
见到村民王相文时,记者找到了答案。今年,他家的地从灭茬、耙地到起垄,全是机械化作业,玉米茬全都粉碎在地里,可以当作肥料。王相文在地里播种时,双手拿着一个半人多高的播种器,在一条垄上每隔一段距离就向下压一次。原来,这是他花100多元买来的播种器,这样压一次,不仅种子深入土里,同时肥料也被放进去了,还免去了刨坑、埋土等程序。要是在以前,最多需要5个人才能完成这套活儿,一个人刨窝,一个人滤肥,还有一个人踩窝(土盖肥避免烧种),另有一个人滤种,最后一个人负责埋种。有了播种器,一个人一上午就能种一亩多地,还节省种子、肥料。王相文家的地只要两天就能种完,搁以前得一个星期左右。难怪记者在大田里看不到几个人呢。“除了播种我要亲自干外,其他整地的活和营机户讲好价,来的时候我到场看一眼就行了。”王相文算算账,灭茬是40元/亩,趟地是50元/亩,播种人工费是10元/亩,一亩地的成本大概在100元左右,比以前人工种地每亩能省几十元。
南围子村的田世昌是营机户,家里有台四轮农用车,还购买了灭茬机、起垄机,挂在四轮车后面就成了“组合式农机”。田世昌是看到了国家农机补贴政策越来越好才下决心买的农机,一套下来省了几千元。每年从4月中旬开始,是老田最忙的时候,本村的、外村的都来找,一直到5月末都别想闲着。
据调查,在东港市的广大农村,今年玉米种植基本实现了机械化。主要原因是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流失严重,雇不到人,其次是农民对农业机械化的认识逐年提高,再加上农机补贴等优惠政策,让农民有能力把耕牛换成“铁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