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农业机械化促进法》颁布实施后,朝阳市农机办在省农机局、朝阳市委、市农委的正确领导下,经过了几年的不懈努力,从恢复调整到巩固提高,从起步尝试到逐步成熟,从实验推行到全面发展,无论从机械化装备、运行速度、质量效益方面,还是在服务于“三农”、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构建和谐社会方面都取得了辉煌成就,这标志着朝阳农机已经进入了健康快速发展时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农机装备结构进一步优化,农机装备数量不断增长。农机总动力预计到2009末增加到165万千瓦,平均年增幅达到12.6 %;农机总值预计实现10.7 亿元。拖拉机保有量增加到17300台;机引农具达到24300 台,平均年增长23.3 %;农机装备结构不断优化。截止目前,农产品初加工动力机械8850台,畜牧业养殖机械7900台,大棚卷帘机达2.1万千瓦,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农业机械化水平明显提高。随着装备总量的不断增长,农机化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农机服务“三农”的能力显著增强。2009年末,全市机耕面积已达到435万亩,机械播种面积240万亩,机械深松面积达33万亩,深施肥面积150万 亩,机械收获面积50万亩,综合农机化水平达47%,位居全省前列。
农机双五工程蓬勃发展。根据《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需要,朝阳市农机办充分发挥农机示范基地的作用和农机科技示范户的优势,采取“宣传发动,政策拉动,典型带动,行政带动等措施,加强了农业机械化示范基地建设。2009年末,全市固定资产在10万元以上的科技示范大户达68个;省、市、县全市三级各类示范基地已达 60 个,其中省部级保护性耕作示范基地达6个。目前,示范基地机械化整地达到了100%,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了65%以上,使全市农机双五工程蓬勃发展。
保护性耕作示范工程成效显著。通过努力,全市七个县(市)区已有六个县(市)相继被列为国家和省级项目县。几年来,全市共发展保护性耕作面积250万亩,其中高留茬230万亩,高标准全秸秆覆盖面积达20万亩。建立核心示范区12个,覆盖26个乡镇152个村民组,受益农户10290户。全市共投入保护性耕作机具1376台套,为全市增加农业收入2.1亿元,逐步走上了不推自广阶段。
农机科教成果硕果累。几年来,市、县两级农机推广站研制的灭茬机、玉米辅膜施肥穴播机、侧挂机械化起树苗机、大棚卷帘机、葡萄越冬培藤机、免耕播种机等都深受广大农民朋友的欢迎。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朝阳农机不断加强农机培训工作。几年来累计培训各类农机人员达33775人。其中,农机管理人员600人,农机技术人员2845人,农机监理人员569人,农机操作人员29955人,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农机直补惠及千家万户。朝阳市自2005年享受农机直补政策以来,始终坚持“政策公开,操作公开,对象公开”的原则,强化了专项资金管理和监督工作,为农民提供“零距离”一站式优质服务,切实把党的支农惠农政策送到千家万户。几年来,全市共争取上级直补资金6822万元,购买拖拉机2827台,农机具4947台(套),玉米联合收割机97台,拉动农民投入1.4亿元,受益农户5900余户,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农机督管理工作健康发展。为了保证农机具不带病作业,各级监理部门经常性下乡检查和走访农户,形成了经常化、制度化。截止2009年,全市创建省“平安农机”示范乡6个,创建市级示范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