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十一五”,营口市鲅鱼圈区农机化发展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点:
一是农机拥有量较快增长。到“十一五”末,全区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11.8万千瓦,农业机械装备总值达到1.1亿元,分别比“十五”末增长了18 %和29 %,每公顷耕地拥有农机动力22千瓦。其中拖拉机拥有量为1145台,比“十五”末净增360台,增长46%;农用排灌机械动力4.6万千瓦,比“十五”末净增1.1万千瓦,增长31%;耕整机达138台,比“十五”末净增45台,增长48%。
二是农业机械化水平逐步提高。“十一五”末,全区农机七项作业(指耕整地、机播种、机施肥,机脱粒、机电灌溉和机收获等七项)机械化综合水平达到98.11%,比“十五”末提高21个百分点,年均提高4.2个百分点;从单项看,耕整地机械化作业水平达到69.6%,播种机械化水平达到38.5%,收获机械化水平达到12.28%,植保机械化水平达到89.6%。机械耕整地、机械播种、机械收割水平分别比“十五”末增长13.23%、28%、11%。
跨区机收作业范围从平原地区逐步向广大丘陵地区拓展;农机服务领域由传统农业向大农业扩展,由产中向产前、产后延伸;蔬菜基地机械化、试验、示范取得良好的效果;果蔬保鲜、农产品烘干等机械化加工技术和农业废弃物利用技术逐步得到推广应用,特别是在机械化秸秆综合利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三是农机抗旱救灾成绩突出。“十一五”期间,全区农机部门投入抗灾救灾农业机械1.1万千瓦/850台套,农机抗洪排涝作业面积15000公顷次,抗旱抽水量0.6亿立方米,浇灌面积15000公顷次。
四是农机助农增收成效显著。“十一五”期间,全区农机经营总收入达2150万元,其中农机户农机经营总收入为2015万元,分别比“十五”增加870元和630元。农机作业服务成为当前农民增收的一个新渠道和新亮点。
五是村社农机服务组织加快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日益壮大,出现了一大批专门从事机耕、机收、机灌、农副产品加工、运输、维修的农机大户和农机专业户。到2010年底,全区共有农机化作业服务组织1个,比“十五”期末增加1个,拥有农机户987个,农机化作业服务专业户786个。
六是农机化发展的宏观环境明显改善。“十一五”期间,《农业机械化促进法》颁布实施,《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辽宁省农业机械安全管理办法》、等地方性法规的修订,为农机化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法制保障。中央就解决“三农”问题连续出台1号文件,农机购置补贴由小到大,由一个专项上升为国家“两减免三补贴” 重大的支农惠农政策。国家对农机研究开发、生产、销售和农机化作业服务等实施税收优惠,对农机化发展实施信贷支持,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以工代赈等农业项目对农机给予支持。国务院颁布的《收费公路管理条例》明确了跨区作业的联合收割机和运输联合收割机及插秧机的车辆实行免费通行等等,为农机化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政策支撑。财政、发展与改革、税务、金融等部门对农业机械化的共同促进,为农机化发展增添了新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