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辽宁农机化信息网 >> 阜新市农机局 >> 典型经验 >> 正文
浅谈农机学校走上发展之路的途径
作者:阜新市农机局    发布时间:2010年10月29日 【字体:大 中 小】【关闭】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作为培训广大农民和技能型人才农机校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新时期农机校如何充分利用中央一号文件政策,综合利用农机培训学校教育资源,谋求发展途径,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为农服务,培训和鉴定方式多样化

        农机学校应该围绕农机工作目标和工作重点,全面分析农机教育培训面临的形势,提高大家对农机教育培训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教育是一种资源,是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是谋求率先发展的宝贵资源。要充分认识到农机培训工作是农业机械化迅猛发展的需要,是农机依法行政的需要,是提高农机队伍素质的需要。因此农机教育培训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突出农机培训特色、强化市场意识和创新意识,实施产业化办学、探索农机教育培训新路子。一是搞好教育培训工作与监理工作的结合;与监理部门形成整体,形成合力,以监理促进培训,以培训保证监理质量,变被动培训为主动培训,做到培训、检审两不误。二是搞好教育培训工作与农机推广工作的结合;对新技术进行超前培训,不断扩大培训服务的领域,促进农机化科技工作的深入开展,为农民增收服务。三是搞好教育培训与农机市场的结合;面向市场搞培训已成为农机校新的发展增长点。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给农机校展示了一个广阔的培训市场,在新形势下,只有广开培训门路,实行跨行业跨部门,采取各种形式办学,坚持以农为主,面向农村,服务社会的教学方针,才能适应新形势下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在农村,主体是农民。只有提高农民自身素质,身怀一技之长,才能被社会所接纳,真正实现农村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农机学校应该利用自身的师资、教学设备和条件,主动参与到为农服务大军之中。

        首先,强强联手。市县,市乡,市县乡三级联合办班,送科技下乡。提高主动为农服务意识,通过联合办班,方便农民,节约费用,短、平、快地学到技术。实践证明,这一做法得到了广大农民兄弟的称赞。有很多农机手说原来是进城培训学技术,费时又费钱,现在是坐在家门口学技术,省工又省力。另一方面,通过下乡为农培训,无形中起到宣传作用,提高广大农民对农业要实现现代化,首先要实现机械化的认识,提高群众对农机化事业的认可度,这就起到事半功倍的效能。

        其次,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技能鉴定始终坚持以服务经济,服务农民为根本,逐步扩大鉴定范围和鉴定覆盖面,坚持社会效益和质量第一的原则。要求我们服务方式积极主动,高效质优。使广大农民机手更为深入地了解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就业准入制度的重要性,也使技能鉴定工作从刚开始时的农机从业人员的观望、怀疑,到现在的积极主动地参加培训和进行技能鉴定。学校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技能鉴定对科学管理劳动力资源、增强农业经济发展后劲,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所具有的深远作用。技能鉴定这项工作具有广阔的前景。

        第三,根据用工市场需求,开展订单式培训。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的生产效率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有相当一部分的劳动力需要转移。国家和省政府也制定的相关政策,在各地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培训工作。这给各级农机学校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针对这一要求我们应该采取本地安置和向外输出相结合、有序转移和自发转移相结合、长期转移和短期就业相结合的方法,广泛收集信息,多渠道、多形式促进劳动力转移。专门成立就业安置科室,长期有专人在外收集信息,负责对外联络,签订就业合同订单,然后利用劳动力用工市场,招集农村剩余劳动力组织培训,按单培训,这样可以避免农民自发外出的盲目性。实实在在为农服务,帮农增收,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二、拓宽培训范围,开展学历教育

        农机校必须面向社会,开门办学,开展包括干部培训、职工教育、社会教育的成才教育培训。培训的层次可以包括基础教育、岗位培训、技工培训、继续教育及学历教育等。在办学过程中加强各方面的协作关系,在对外争取上要搞好三个协作。一是与教育部门工作协作好;二是与劳动部门工作协作好;三是与大中专院校协作好。积极与教育部门加强联系,努力宣传自己,使农机培训的社会地位得到教育部门的肯定,从而在工作上得到支持。争取与大中专院校、科研单位联合办学,加强横向联合,也可以实行挂靠在大中专院校的办法,走联合办学的路子,或请大中专院校和科研单位支援师资力量,提高农机教育培训档次和规模。让他们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

        学校的发展应该长短结合。尽管短期培训周期短,见效快,为社会快速输送了只了解初步知识的一线工人。但也存在着明显不足,从社会效益看,经过短期培训的人才素质难以保证,从学校自身的经济效益看,生源不十分稳定。另外,学校的办学水平也难以有大的突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逐步开始意识到学校举办的大量短期培训班,已经难以满足社会的需求,学校的发展很难跟上时代的步伐。而学历教育起点高,人才质量和生源都有保证,正好弥补短期培训的不足。新形势下,需要的正是既有过硬的实际操作能力,又有一定理论水平的中高级技术人才。因此学校应该坚持无长不稳,无短不活,以长补短,以短养长,长短结合,努力发展正规化学历教育的办学目标。而且农村学生初中毕业后有的失学在家,农村劳动力趋向年轻化,并且数量也在不断增加。据统计,目前我国农村初中毕业生能够接受高中阶段教育的比例不足50%,这些初中毕业生没有经过职业教育直接进入劳动力市场,给本来就劳动力供给过剩的就业市场增加了巨大的压力。青少年是未来劳动力供给的主要来源,他们过早地参加劳动,既加剧了劳动力供求的矛盾,又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可以这样说,发展职业教育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教育与培训,犹如建造一个容纳和调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蓄水池,它既可延缓和降低劳动力的供给,延缓新生劳动力进入市场,缓解就业压力,又能够提高进城青年农民的素质,并推动农村教育普及,把沉重的人口负担化为巨大的人力资源,更重要的是它还能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实现劳动力的有效转移。

        始终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长班与短班相结合,学历教育与培训并重,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方针。横向联系周边县市兄弟单位及本市企业,取百家之长补己之短,既可以明显改善学生的实习条件,又可以拓宽毕业生的就业门路,同时也促进学校教学水平和办学质量的提高。

三、创新机制,以人为本

        农机培训事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创新机制,不仅需要高素质人才作支撑,更需要有科学完善的人才激励机制,鼓励创新。创新是干好一切工作的动力,不断地创新就可逐步推动社会的进步。人才的成长,不可能循规蹈矩,需有创新,对创新应给予鼓励。创新就是在前人或别人的基础上更上一个台阶,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别人多。

        时代在发展,我们要及时捕捉社会需求。在机制、人才、管理和教学等方面大胆创新,要真正形成特色风格,特色学校,真正融入社会并努力服务于社会、农民、学生和企业。我们要按市场化、社会化的原则优化师资阵容,尽可能组建一支相对稳定的专兼职师资队伍。学校教育既要尊重市场规律,还要遵循教育规律,让学员真正学有所得,用有所为,学校就会真正发展、壮大,走上一条跨越发展之路。

 

 

提交人:阜新市农机局 王君        责任编辑: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省直单位: 质量监管站  推广站  研究所  监理总站  农机扶持中心  设计院
各地农机局: 沈阳  大连  鞍山  抚顺  本溪  丹东  锦州 营口  阜新  辽阳  铁岭  朝阳  盘锦  葫芦岛     
返回首页 | 政策法规 | 管理机构 | 质量鉴定 | 安全监理 | 农机补贴 | 农机推广 | 农机科技 | 经验交流 | 农机论坛
Copyright © 2009 LIAONINGSHENG NONGYEJIXIEHUA XINXIWANG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辽宁省农业机械化信息网
地址:沈阳市黄河北大街88-12号 联系电话:024-86518596 、86518601 E-Mail: lnnj@lnnj.gov.cn 辽icp备05019372号
技术支持:沈阳同创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您是第10023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