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时节,在一望无际的稻田热浪中稻穗在微风中清香阵阵。这个位于清河区杨木林子镇前杨木林子村的水稻产业区搭上供给侧改革的快车,致力助推农业生产提质增效,让稻香更浓、农民更富。
清晨时分,前杨木林子村书记周兴民便带领着合作社的社员们开始了一天的劳作。周兴民告诉记者,目前最主要的工作就是田中和田埂的除草以及稻田的放水工作和除虫害工作。2007年,前杨木村党支部带领一部分农户成立了水稻生产专业合作社,以绿色水稻专业合作社为纽带,创新实施了“两委班子+合作社”一体化发展模式。实行“两套牌子、一套人马”,推动村、社干部“交叉任职、双向进入”,将农村党员干部培养成合作社骨干,把合作社骨干培养成党员或村民代表。合作社成立当年,就注册了“北绿”牌大米,实施品牌化发展。
据了解,“北绿”牌大米口感好,在市场上一直深受青睐,销售价格始终能比普通大米的市场价高出1/3左右。在党支部带领下的水稻合作社推动了前杨木村农业产业化,带动了村民致富,促进了集体增收。2017年销售额近300万元,纯利润近30万元。
有机水稻的种植,让大家看到了品质带来的溢价空间,从有机肥到生物防虫,从选用优质稻种到人工除草,农户们积极参与其中,很多农户还依托有机水稻,衍生出“鸭田稻”。一边发展高效有机农业,一边搞起“鸭田稻”,兼得种植、养殖两项收入。
“目前,有机水稻的种植面积已经达到1000亩,村里将继续加大力度实施“村两委班子+合作社+贫困户”的发展模式,积极流转土地促进村民增收致富,并进一步加大精准扶贫力度,争取带动周边的村子也一起富起来。严把质量关,用诚信还百姓舌尖上的安全。”杨木林子镇前杨木林子村书记周兴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