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辽宁农机化信息网 >> 铁岭市农机局 >> 辽宁动态 >> 正文
铁岭:人勤春来早 备耕涌新潮
作者:市农机产品质量监督管理站 张弘    发布时间:2017年02月24日 【字体:大 中 小】【关闭】

一转眼春耕在即,但在调兵山市晓南镇,很多农民一改过去“耍正月、闹二月”的习俗,为了有个好收成已经开始备耕,许多备耕新事体现了他们的新观念、新变化。
    家住前孤山子村的农民李俭一有空闲就忙着上网,查看种菜的相关信息。像李俭一样,晓南镇许多农民已习惯了从网上查找信息。“以前我们只能向村干部和镇里的农技人员打听信息,渠道太窄,满足不了大家的需求。现在条件好了,我们农民也得跟上时代的步伐,自己上网学习,点一点鼠标就能了解很多农资、农技方面的信息,太方便了!” 李俭笑着说。
    李俭告诉记者,通过在网上浏览、学习,他了解了很多信息。和往年不同,今年他决定不再青睐过去种植的“铁杆庄稼”,还要让备耕、春耕更加科学化、市场化。“今年我准备把我家的15亩地都栽地瓜,每亩地能比玉米多收入1000多元。”李俭认真地对记者说,现在农民种地不仅要讲科学,还要了解国家政策和市场需求,不能盲目地种。过去种田凭经验、看年景,现在需要凭技术、看市场,网上能查信息、找商家、解难题、学政策,都了解后一年的农事就有了底,增产增收也更有盼头了。
    和李俭相比,四家子村的徐宇龙有着更长远的规划。徐宇龙是村里有名的种地大户,每年要种100多亩地,今年刚过完春节他就忙了起来,在网上浏览各大农业网站、农资信息论坛,获取信息。掌握信息后,他就拟选的种植项目做了市场调查,之后才胸有成竹地确定了今年的种植项目。“在网上浏览时我发现,现在城里人都讲究健康饮食,爱吃粗粮,所以我选择了种植黄豆、谷子、黑豆等五谷杂粮,而且要种纯绿色的,不施化肥,收入肯定差不了!” 徐宇龙信心满满地告诉记者,他和十多个村民已经商量好了,今年要连片种植200亩的绿色杂粮,并且成立合作社,等将来发展好了,再申请注册商标,打造自己的品牌。
    目前在晓南镇,一半以上的农民通过电脑与市场接轨,网络已成为当地农民致富的“千里眼”“顺风耳”。很多农民像李俭和徐宇龙一样,打破了原有的备耕、春耕生产模式,在网上找信息、觅商机,掌握市场动向,根据市场动向确定生产项目,以全新的观念调整种植结构,开辟致富新路。


 


 


提交人:铁岭市农机局 王辉        责任编辑: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省直单位: 质量监管站  推广站  研究所  监理总站  农机扶持中心  设计院
各地农机局: 沈阳  大连  鞍山  抚顺  本溪  丹东  锦州 营口  阜新  辽阳  铁岭  朝阳  盘锦  葫芦岛     
返回首页 | 政策法规 | 管理机构 | 质量鉴定 | 安全监理 | 农机补贴 | 农机推广 | 农机科技 | 经验交流 | 农机论坛
Copyright © 2009 LIAONINGSHENG NONGYEJIXIEHUA XINXIWANG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辽宁省农业机械化信息网
地址:沈阳市黄河北大街88-12号 联系电话:024-86518596 、86518601 E-Mail: lnnj@lnnj.gov.cn 辽icp备05019372号
技术支持:沈阳同创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您是第10023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