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石桥市西部水田区,说起搞农机、种水稻的胡伟宽,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有头脑、有胆识、懂经营、敢打拼”是人们对他最为贴切的评价。2007年他由一台乘坐式插秧机起家,到2008年创立 “稻丰农机专业合作社”,在政府的惠农政策指引下,发展农机事业,几年下来取得了可观的收益,合作社已拥有5台高速插秧机、1台播种机组、2台联合收割机、2台大型拖拉机及一些厂房设施,固定资产超过100万元,年作业收入达50万元以上,真正是依靠农机走上了致富道路,在基层农村开辟出依靠农机创业的新路子。
对富裕的渴望和期待,促使胡伟宽萌生涉足农机化领域的念头
现年35岁的胡伟宽原是大石桥市旗口镇后会村的一位普通农民,依靠种地为生,土里刨食,一年到头虽然没饿着,但也没剩下多少钱。同全市其它农村一样,现在的农民都在寻找发家致富的门路,有的出外打工,有的做点小买卖,有的在家承包土地……胡伟宽也一样,看着别人一点点富起来,自己也不甘落后,他也在琢磨当前趁年轻自己应该干点什么,否则白白荒废了青春。说得容易,但做起来难,一没本钱,二没技术,仅有的是一腔热血,他觉得自己是一个农民,以前曾开过拖拉机,对农用机械有着浓厚的兴趣,还是在农机上做点文章,其它的都不现实。机会终于来了,2007年,他在镇上的电视差转台上看到大石桥市农机局制作的宣传片,国家依靠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对购置插秧机的用户给予中央、省、市三级补贴达到购机价的60%。有这样的好事?他有些坐不住了,马上给市农机局打了个电话,待等到确切消息后,他下定了决心,准备购买一台插秧机。水稻机插秧一直以来是农业生产中的薄弱环节,虽然上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村里曾经引进使用过国产和进口插秧机,但效果均不是很理想,因此,农民对插秧机一直抱有怀疑的态度。尽管招到家人和亲戚的反对,但对富裕充满渴望的他没有被动摇,说干就干,第二天就怀揣着家里多半积蓄的4000元钱到市农机局交款购机。20多天后,机器领回来了,问题又出现了,家里仅有的十来亩地是不够用的,必须联系别人家的土地,给他们插秧才能挣到钱。于是联系村里20户村民,要给他们插秧,这20户村民有大多数对使用插秧机并不放心,碍于他的人品不错,才答应让他给插秧,他也看出大家的疑惑,狠下心来自己掏钱又购买了补贴软盘8000片,免费发放给这20户村民,总算承包了这20户278亩水田的插秧作业。插完秧后,待看到秧苗长势一天比一天好的时候,胡伟宽曾经吊着的心总算放了下来,秋收后每家脱谷估产时更是让他欢呼雀跃,通过对比,机插秧的田地照比人工插秧的田地平均亩增产50斤,最多的一家亩增产70多斤,不仅如此,机插秧每亩还节省费用60多元,两下加起来老百姓每亩地能节本增收100多元。胡伟宽也从中尝到了甜头,半个月时间里赚了近万元,他也在村里一下子创出了名声。
对农机事业的进一步感识,增强了胡伟宽从事农机化创业的信心
初战告捷,胡伟宽的胆子更大了,2008年,他决定趁热打铁,再买两台高速插秧机,加大作业规模。可是购买两台机器需要7万多元钱,即使是买一台也要向亲戚朋友借钱,何况是两台,他又一次陷入了困境。胡伟宽的举动受到了大石桥市农机局的关注,待了解他的实际困难时,农机局的领导基于他渴望使用农机的干劲,决定破例先给他垫付一台高速插秧机,让他先提走一台机器,第二年再交款。有了农机部门的扶持,让他信心倍增,在2007年的基础上,他又联系了2000多亩地进行机插秧,土地有了,可这么多的地着实让他心里没底,万一弄砸了咋办?于是他成了农机部门的常客,农机局领导专门为他开了绿灯,不但给予政策上倾斜,而且派技术人员给予他技术上扶持,帮助他培训机手,培育秧苗,在插秧季节,还下到田间地头进行机插秧作业指导。他深知科学技术的重要性,每逢农机局派技术人员下乡培训,他都首先邀请到他那里进行讲课,并专门为他办了一期育苗培训班,利用育苗前夕,胡伟宽从技术人员那里学了不少东西,特别是对育苗和机插秧的技术掌握,使他在之后的育苗和机插秧作业中做到游刃有余。这一年的春季他插秧作业2400亩,除去购买插秧机和其它的费用,还有2万多元的盈余,这也更加坚定了胡伟宽使用农机创业的信心。
对农机事业的执着追求,使胡伟宽成立农机专业合作社的设想得以实现
2008年,国内粮价的上涨,进一步调动了农民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老百姓对使用插秧机、收割机等先进农用机械进行机械化作业已充分认可。胡伟宽也进一步认识到农业的现代化离不开农业机械化,农业机械化必须调整产业结构、规模经营,必须推动土地流转,集约化运作。他常想,要干,就要高起点、上规模、增效益,而自己的发展优势还在使用农机上,要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进一步改变传统的耕作模式,不断探索农机产业化、集约化经营的新路子。于是他萌生了成立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想法,当时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在大石桥市尚处于刚刚起步阶段,没有成型的经验可以借鉴,于是他又找到农机局,他把成立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想法与大石桥市农机局进行了沟通,得到了农机局领导的认同和大力支持,并获得了农机专业合作社项目扶持资金,在农机局的帮助和引导下,坚定执着、胆大心细的他,于2008年8月正式注册成立了“稻丰农机专业合作社”,主要从事机插秧等农机作业服务。2009年,在农机局的担保下从农村信用社贷款40万元,他一下子购买了3台高速插秧机、1台播种机组和2台水稻联合收割机,使合作社进一步壮大。他意识到要想发展合作社,必须得揽到更多的“活”,现在老百姓都知道机插秧的关键环节是育好苗,可大多数人都担心苗育不好,从而影响续后的机插秧作业。他也看出了人们的顾虑,要想有“活”干,必须解决育苗这个阻碍合作社发展的“瓶颈”,他心里盘算:干脆把育苗的活也一块揽下来。可这需要承担较大的风险,育苗不同于机插秧,机插秧插不好,可以人工补苗,万一苗育坏了,耽误了农时,将要补偿别人一年的收成。有人劝他不要这么干,风险太大了,可他早已下定了决心,干事业就要有一定的风险,豁出去了,于是他与本村与周边村镇农户签定育苗、插秧合同,包育苗、包运输、包插秧,每亩收取150元,同时也在协议上许下了如果因苗的问题影响插秧将赔偿损失的承诺。在育苗过程中,他刻苦钻研技术,注意农机农艺相结合,创新出用软盘替换硬盘的育苗方式,即把软盘放进硬盘里,通过播种机组播种后,再把软盘取出来摆放,不但效果理想,而且节约了成本。“功夫不负有心人”<